賀天然生日這天,郭淮計劃著三人一起吃一頓打邊爐,當是為他慶祝生日。
“打邊爐”是粵語地區的叫法,其實就是吃火鍋的意思。
在這港城陰冷的冬天裡,這確實是個朋友聚餐的首選項目。
可能是這兩年賀天然跟溫涼在一起久了,出門約朋友聽到“吃火鍋”三個字,每次都潛移默化的是吃重慶火鍋,這搞得他吃東西的口味逐漸重了起來,但說起從小養成的飲食習慣,賀天然還是更加中意“打邊爐”這種能喝上一口湯底的粵式火鍋的。
郭淮定的這家店不是很好找,地址在學院支路的一條馬路邊上,名字就叫“行運打邊爐”,店鋪就一個大廳,沒有包間,白天如果路過這裡,估計都不會注意到。
賀天然來之前本來還想在美食pp上看看評分,沒想到這家店啥信息都沒有。
由於三人都是一天的課,所以等賀天然趕到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此刻從店門口掛著的一條條塑料透明門簾朝裡看去,店裡早已是人滿為患,各桌的砂鍋咕嚕咕嚕冒出熱氣,推杯換盞之聲絡繹不絕,有的坐位都已經擺到了人行道上。
這家店裡的學生客人好像很少,大多是中年人為主,嘴裡說的話也多是粵語,說來也正常,這種裝修樸素的老舊館子,環境差勁,既不網紅,又沒宣傳,能知道這裡的,不是老饕,就隻能是附近的本地人了。
冬季的夜晚,街邊的小館,馬路牙子上隨便支起的一張桌子,炭火的爐子與半個臉盆大小的砂鍋,升騰起的陣陣白煙之間除了香味,更多是一種能夠抵抗寒冷的煙火氣息。
賀天然還蠻喜歡這種濃濃的市井氛圍的,望見這場麵,他已經是口齒生津,環顧四望,他最終在街邊的一角,找到了提前到來的郭淮。
他抬步走去,發現此時的郭淮,似乎正在跟店裡的服務員大媽說著什麼。
“阿姨,這裡真沒包間啊?那大廳呢?大廳還有沒有位置啊?”
郭淮神情有些急切,似乎沒想到這裡生意會這麼好。
“冇啊,我地呢度冇包廂嘅,你食唔食呀,掗掗拃拃。”
估計是現在客人太多忙不過來,這大媽脾氣也不是很好,用粵語回了一句,郭淮一臉茫然,他大致能明白前麵幾句話的意思,但最後幾個字他顯然是沒聽明白。
賀天然走上前,解圍道:
“食呀阿姨,我哋就坐呢度,唔該擔張枱啊。”
郭淮發現今天的壽星到了,對如今的場麵一臉尷尬。
服務員大媽扭頭看向這個他,問:
“要咩鍋底丫?”
“花膠雞。”
大媽麻利的在旁邊支起一張桌子,又搬來幾個塑料椅,賀天然說他們還有一個朋友沒有,配菜一會再點,先把鍋底上了,大媽點點頭,自顧離去。
賀天然看著還在發愣的郭淮,笑道:
“坐啊會長,這是你找的地方,你這麼拘謹乾啥?”
說罷,他率先坐下。
郭淮撓撓頭,這是他上次在飯店踹了賀天然一腳後的第一次見麵,又是生日,本來這次他想安排得好一點,可沒想到如今是讓賀天然就這麼坐在了馬路邊上吃火鍋,而且還是在這寒冬臘月裡……
“天然……要不我們還是換個地方吧,我不知道這會兒連大堂都坐滿了。”
郭淮不好意思的提議著。
“換啥啊,我鍋底都點了,花膠雞呢,大補,你坐大廳,沒準吃著吃著還熱得慌,到時候一頭汗,現在這裡正好,而且彆人還是用的碳爐,不會冷的。”
賀天然倒不介意這個,打邊爐哪不能吃啊,而且這裡熱熱鬨鬨,他是真挺喜歡。
隻是看郭淮的表情,他猜道:
“你是怕艾青等會來了,一個女孩子,不合適坐街邊是吧?”
郭淮點點頭,頓了一會,又搖搖頭,為難道:
“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有點顧慮……不過……這是她推薦的地方……”
“啊……我說什麼呢,怪不得了,這裡挺好的,甭折騰了,艾青推薦的錯不了。”
賀天然這才恍然大悟,他是感覺哪裡不對呢,這地兒就不是郭淮能找著的地兒,就算是要投其所好,那也不可能是這種充滿地域色彩的街邊小館子啊,也就隻有曹艾青這種土生土長的本地女孩,才會留意這種地方。
郭淮心裡掙紮了一下,最終還是坐了下來,用餐巾紙擦著油膩膩的桌子。
說起來,郭淮是三人中家庭環境最不好的那個,可如今倒變成了最講究的人。
賀天然心知肚明,這絕不是郭淮當了學生會會長後的什麼由儉入奢,而是他太想安排好今天的這次聚餐,導致整個人都有點緊繃。
服務員搬上來一件啤酒,然後又端來了一份毛豆花生,前者是賀天然剛才點了,後者是這家店固定送的,鍋底還要煮上一會。
賀天然隨手開了兩瓶酒,問:
“怎麼不見艾青啊?我還以為我課下得晚,她會跟你一起來。”
郭淮分開套在一起的塑料酒杯,接過酒瓶,斟上酒道:
“沒有,她好像給你買蛋糕去了吧。”
“這樣啊……來,咱倆先喝一個。”
賀天然舉起酒杯,兩人將酒一飲而儘。
“生日快樂啊,天然,之前我……”
郭淮這邊祝詞剛說出口,賀天然就及時擺手,大咧咧道:
“謝了謝了,彆搞啊,我知道你要說什麼,沒事兒哎呀,艾青還沒來呢,就我兩個男人之間說這些怪膩歪的,喝酒就行。”
郭淮一直怕賀天然對之前誤會他的事情產生了疙瘩,見他這般說笑的狀態,心情頓時放鬆了一大截,於是笑道:
“不是我說你天然,你這富二代當得也太不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