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製作」影視公司,是賀天然考上導演係研究生那一年,是他爸賀盼山注資三百萬成立的一間影視公司,但由於像發行、宣傳、整合行銷一係列的鏈條還沒打通,所以現在的主要業務,還是以一些廣告啊、電影電視劇的策劃與拍攝工作為主。
所以說是公司,還不如說是賀天然個人的導演工作室來的更貼切一些。
不過在去年,賀天然拍攝了一部由女頻網文p改編的奇幻懸疑網劇,名叫《心千結》,投資的大頭自然就是他爸的山海集團,女主角找的是當時還不溫不火的二線小花旦拜玲耶,男主演更不是什麼大咖。
這部劇當時放出開機消息的時候,最大的宣傳點還不是什麼p啊,什麼主演之類的,而是作為山海集團太子爺的賀天然……
這種代表著資本的富二代親自下場操刀的網劇,想不引起話題都難,一開始網友都紛紛猜測這隻是玩票性質,說什麼這是太子爺下場選妃啦,無非就是博美人一笑的鬨劇,不管怎麼說,這個話題確實吸引到除書粉外,很多路人水友的圍觀。
隻是到最後,沒想到啊沒想到,《心千結》播出後的質量竟然出奇地高,懸疑反轉不斷,劇情**迭起不說,最令人稱道的是賀天然這個富二代作為一個導演,他那異常紮實的基本功還有無比豐富的想象力及審美。
特彆是審美。
因為《心千結》本身就帶著一種奇幻色彩,所以為了還原裡文字的描述,他鏡頭下的人物、光影、景色,都帶有了一種夢境般的朦朧美感,不管是演員的妝造、鏡頭調度、燈光、美術置景還有後期的調色及特效,這些都做到了高度的視覺統一。
如果隻是劇組有錢而沒有思想,那麼是沒辦法做到這種程度的。
《心千結》是一部不管書粉還是路人看了,都會覺得滿意的好劇,如果真要說什麼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是在後期劇情上要略顯單薄了一些,不過這也沒辦法,原著本身是作者比較早期的一部作品,各方麵都有所欠缺,改編成劇本難度本來就很大,能拍成這樣,就已經是十二分的成功了。
被掛上小糊劇標簽的《心千結》在播出之後好評節節攀升,徹底大爆,在去年夏天還引發了一股熱潮,而主演的拜玲耶更是通過此劇上升了一個咖位,成為眼下炙手可熱的小花旦。
而賀天然呢,也擺脫了最初那個“玩票富二代”的印象,躋身為一個有才有顏又有錢的新晉導演,可有哪句說哪句,因為山海集團眾所周知的名氣與頂級富二代的這個身份,他一開始給這部劇真的是帶來了很高曝光量與話題度的。
所以說,娛樂場上的聚光燈,無論台前或是幕後,它永遠是打在代表著資本那個人身上的。
“剛需歸剛需,你這一段cp是必定要夢碎了,我跟拜玲耶拍完戲後基本就很少聯係了。”
賀天然將桌上拆散的煙絲收攏在手掌心,隨手丟進了垃圾桶。
說起來,這段緋聞也不是空穴來風,之前拜玲耶接受采訪,記者問及賀天然在片場導戲時,跟演員有沒有發生過什麼趣事,這位來自西域的美人除了盛讚其專業外,更說了一句讓人浮想聯翩的話——
「他對待自己鏡頭下的演員,就像對待愛人、兄弟一樣的認真。」
這是這句話的全文,本來也就是誇讚一下賀天然對待工作的認真敬業,但後來不知道怎麼傳著傳著,就傳成了——
「他對待自己鏡頭下的女演員,就像對待愛人一樣。」
……
才子佳人的戲碼古往今來,曆久彌新,網絡上的言論大浪淘沙,人們也隻相信自己愛聽的,得算是賀天然平時足夠低調,這件事雖成為一時熱議,但隨著劇集的完結,很快就沒了熱度。
“be美學永遠都是我們這些‘磕’學家心裡的一道疤好吧~”
姚青桃玩笑似地說完,目光一凝,突然端詳了賀天然幾秒。
“怎麼了?”
男人疑惑問道。
姚青桃感歎了一聲:“哎呀,我說賀少爺,我每次見到你,總想把你頭上的白頭發都給拔掉,我才比你大一歲啊,跟你這形象站一塊,搞得我也多老了不少。”
“你確定是‘拔’而不是‘薅’嗎?你要把我這一頭白頭發都薅掉,那我直接就禿了好吧。”
賀天然反應過來,嘻嘻笑著。
“你染一下嘛,多帥一小夥子啊,年紀輕輕頭發就白了。”
賀天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你不懂,這是標誌好吧!”
從大學時候起,賀天然就開始長白頭發,如今他頭發四成都白了,這事兒去醫院檢查後,身體也沒出現什麼問題啊,最後隻能歸結成人各有異了。
不過成熟也有成熟的好處,與明星偶像大多吃青春飯相反,導演這個職業就是越老越吃香,年輕太小根本就管不住劇組片場那一幫老油條,而且最重要的是,投資人也不會把大筆錢押寶在一個乳臭未乾,剛進社會的毛頭小子身上,讓一個少年人帶著自己的家當去領兵打仗,這跟打水漂有什麼區彆?
所以說,這一頭白發起碼在形象上,是賀天然作為導演時,能以服眾的一層偽裝。
能在25歲這個年紀就拍出一部爆款劇集,這已經是非常能證明自身實力的了,儘管彆人都是千辛萬苦,在湖裡打了幾十百道漂子才上的岸,而他卻是被他爸開著船渡過來的。
但結果是好的,那一切就都是好的。
姚青桃白了他一樣,“是是是,珠光巷的白頭鷹,嘖~怪相。”
賀天然聞言表情微微凝固了一下,剛才還很活躍的他隨即隻是笑了笑,沒再說話。
姚青桃口中的珠光巷,其實就跟京城的高碑店,韓國的忠武路差不多,簡而言之就是一些影視公司紮堆的地方。
最近二十年來,港城的經濟突飛猛進,連帶著影視行業也跟著蓬勃發展,如果現在把娛樂圈按地域劃分,除了傳統京圈與滬圈外,如今更是掀起了一股新興的影壇勢力,叫作——港圈。
“港圈”這個詞其實由來已久,以前也不是指港城,而是指隔壁曾幾何時,輝煌繁榮的香港,不過隨著後來香港電影的逐漸的沒落,很多電影人選擇北上來到內陸試水,但當時他們的第一選擇也不是港城,因為那時的港城,還不能給予這個行業太多的生存土壤,而且大部分優質的資源都集中在京城與上海,那時是沒有第三選擇。
隻是現在不同了,隨著大量的香港電影人在內陸铩羽而歸,水土不服紛紛回流,這座離香江不遠,崛起飛快,環境相當且僅有一字之差的港城,成為了這群失意電影人的烏托邦。
當然,香港電影人北上已經是很早很早之前的事了,他們的回流也隻是為今後港城影視行業的飛速發展埋下的一粒種子。
如今這粒種子,終於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老一輩的電影人選擇在港城定居,而新一代的年輕人,也紛紛選擇在家門口的這座城市發展,而在江南區珠光巷一帶,因為老區擴建,拆遷蓋了許多房,租金不高,交通又十分便利,加之政策與區域規劃的扶持,所以就吸引了許多影視製作公司與工作室的落地。
雖說此港圈早已不是彼港圈,但傳承下來的那種風格,卻澆灌到了這一代的本土電影人身上,從而在近幾年的京滬之外,終於自立了一扇門戶。
賀天然的「未來製作」影視工作室就位於珠光巷之內,“珠光巷白頭鷹”這個稱號是他拍完了《心千結》後身邊同行們取的,其實這種諢號他還有很多,但這個,是被叫得最多。
至於為什麼要叫白頭鷹,除開他的白發外,還有一點是……
“餘導兒,今天到底幾個攝影啊?等會怎麼拍啊?!”
就在這時,片場突然傳來一句帶著火氣的質問,聲兒挺大,咖啡廳裡聽得一清二楚。
姚青桃正要起身查看情況,賀天然頓時就壓下了手掌,示意她不用動。
“你在這兒坐著等客戶還有藝人團隊過來對接,外頭的事兒我去處理。”
賀天然留下一句話,走出咖啡廳。
室外陽光正好,他眯著眼抬頭看了一眼樹葉隙縫間散落的耀眼斑駁,又低下頭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
現在的時間是九點二十,離原本定好的拍攝時間還差四十分鐘。
聽著不遠處逐漸爆發起來的爭執,他嘴裡嘟囔了一句:
“哎呀,又是世界和平的一天。”
隨後,他慢悠悠地朝著矛盾的中心處走去。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