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恨我吧,魔女小姐!正文卷第一百四十六章悼亡者的歸來神聖曆元年,凜冬之月,三十一日。
艾斯嘉尼亞王都,外城區。
“再過三個小時,便是王所約定的,開國聖儀的時間了吧。”
“嗯,從今往後,我們腳下的這方城池,將會被抹去卑劣之王伏提庚所賜予的舊名號,而被冠以全新的名字——聖城「卡美洛」。”
“聽我在圓桌騎士團中擔任預備役騎士的叔父說,王,哦不,現在應該稱呼為陛下了。”
“據說,陛下會將這方嶄新國度的名字,命名為「弗雷斯塔帝國」……”
街道中,傳來了民眾們那夾帶著歡喜和興奮之情的交談聲。
平民們此刻,還猶自帶著剛剛從戰爭狀態中脫離而出的僥幸神色。
畢竟那場討伐伏提庚,將那位卑王按死在王座上的戰役也才過去不過一年的時間。
這片大地隻是剛剛從連綿數百年的戰爭中解放而出,和平才剛剛降臨,被深淵魔物和叛亂者,山賊流寇們所踐踏過的災土還百廢待興,每一個幸存下來的災民們都仍然記得先前的禍亂,這是唯有漫長的時間才能撫平的傷痕。
但是饒是如此,他們的麵容之上卻仍然掛著憧憬的笑容。
對於那個即將建立的,由王所許諾的,理想之國的憧憬與向往。
“隻是可惜,該隱冕下卻看不到這個,他所期望的,用生命去締造的——”
“沒有饑荒,沒有災民,人人都可以安居樂業的理想之國了。”
不知是誰低聲地開口說了一句。
讓那原本因為即將到來的開國聖儀而歡呼沸騰的人群,在刹那之間,情緒也變得低落了幾分。
“是啊——”
有人取出了黑底紅雲的長袍,將其穿戴在身上,目光中帶著緬懷和感傷。
“他曾經目睹過最黑暗的夜,所以方才會對那份炙熱的光明,如此向往。”
此時此刻。
距離終結之穀的那一戰,還有那貫穿了星穹的天譴之槍降臨,已經足足過去了數個年頭。
可是,該隱,還有曉組織的名號,卻並沒有隨著他本人的戰死而消減分毫。
甚至,在那位騎士王和聯軍的主動宣傳推廣之下,該隱,還有那「改變世界的拂曉」的內涵,以一種極為驚人的速度,被流傳到了艾斯嘉尼亞每一位居民的耳畔。
哪怕物資還算不上富饒,但是不論是貴族還是騎士,甚至是平民,有不少人都會添置一件曉組織的製服,成為了曉的支持者。
而作為創始人的該隱,時至今日,在民眾們的口中已經不再是一個戰死的曆史人物。
而是在民眾不斷的感懷,傳唱,發酵之下,成為了一個符號。
甚至是,一種信仰。
“咦?”
忽然有人輕歎了一聲,目光落在城門旁。
那是一位看起來頗為年輕的少年,黑發黑眸,身形修長挺拔,穿戴著樸素的風衣。
在他的身旁,則是一位同樣黑發黑裙的少女,眸子朦朧,被夜色所遮掩,裙擺下是漆黑的絲襪,腳下則是一雙羊皮長靴。
兩人從城門中走入,穿行在街道中,很快便消失在了湍急的人流之中。
“怎麼了?”
“沒,沒什麼……”
那人回過頭來。
聖城卡美洛即將建成,帝國的開國聖儀也即將進行,這段時間有大量外地的居民前往王都,或是為了搬家遷移,或是為了參加開國聖儀,倒是也算不得稀奇。
真正讓他有些在意的,是兩人的發色。
艾斯嘉尼亞的主流發色或是棕色或是金色,黑發的族裔頗為罕見,隻在北地和黃金平原一帶有所分布。
當然,僅僅如此也不足為奇……但是,按照圓桌和誓約家族中流傳出來的信息——
那位平日裡穿戴著漩渦麵具的該隱冕下,便是黑發。
甚至就連那位少年的身形,也與英靈殿中的塑像,還有女皇陛下所親手繪製的,描繪該隱終結穀一戰時景象,並被命名為《拂曉》的畫作中,那道背對眾生的背影有些相似。
不過很快,那人便搖了搖頭,打消了心中這個有些荒唐的想法。
“看到了兩位少數族裔的兄妹……應該是從北境或者是黃金平原那邊,前來過來觀看開國聖儀的旅人吧。”
他隨意應付了一句,目光落在了手中的曉之長袍上,心中的緬懷與悲傷再次奔湧而出。
縱然形體和衣著之上再是相像。
但是,那終歸不是該隱冕下。
該隱冕下已經死了,死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夜裡。
他語氣有些沉重,一字一句虔誠地開口。
“該隱冕下,你看到了嗎?”
“這盛世,正如你所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