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愈哥哥,你怎麼愣神了,是身體不舒服嗎?”
陷入沉思的沈愈被顧青青的話拉回到現實,“哦,沒事,隻是稍稍有些倦意。”
“那這本古籍是否如同封皮上講的一樣,是明代萬曆年間的?”
沈愈小心翼翼的將古籍合上放到辦公桌上,“青青,你又撿漏了,這是一本實打實的明代富春堂原刻本《揮塵錄》,此書版刻精良,無一錯字,稱一句古籍善本毫不為過,在為兄看來,此善本的價值還要在你這尊嘉靖青花葫蘆瓶之上,青青你一定要小心保管。”
換作彆人,沈愈肯定會花錢買下此書,哪怕高出市場價數倍也會買下。
不僅僅因為此書是他少年時撿漏的一個見證,更是出於對古籍善本發自心底的熱愛。
隻是現在此書的主人已經是顧青青,沈愈肯定不能要過來,隻能細細叮囑。
顧青青乖巧的點點頭,然後用略帶疑惑的語氣詢問,“我知道的愈哥哥,我一定會小心收藏,不過我有個疑惑,這個金陵富春堂在古代是一個藏書樓還是刻書的作坊?”
沈愈笑笑,“都不是,富春堂是明代金陵一家著名書坊,也就是現代的書店,在古代最初是沒有書店這一稱號,書店大約是乾隆之後的事,在此之前,古人多以書肆、書林,書堂、書屋等稱呼代替書店,宋代又稱為書坊或者書鋪。”
說完,沈愈端起茶具退後一大步,方才喝了一口茶水潤嗓。
燈下不看畫,喝水不近書,這些保護字畫古籍的細節可說已經深入沈愈骨髓。
顧青青好似明白了一些,“愈哥哥你的意思是,古代的書坊也自己刻書賣?”
這次是裴玉琴回答了顧青青的疑惑,“在古代,書坊不僅僅賣書,也是刻書印書的主力,可說是集合了出版,印刷,出售於一體。
“比如宋代的清明上河圖放大後就可以看到售書的書坊。
“到了明代,單單金陵就有數百家書坊。
“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桃花扇》這樣寫到,“天下書籍之富,無過於金陵,金陵書鋪之多無過於三山街。
“‘富春堂’就是古代金陵三山街規模最大的一家連鎖書坊,在明代非常的有名氣,以精刻書籍而聞名於世。
“更有意思的是,古代的書店並不完全是固定的,有很多書店會拍出夥計沿街販賣書籍,也就是流動書店。古代人不管貧富,對於書籍都舍得花錢,燈會廟會時很多神魔傳奇或者才子佳人的馬上會成為爆款,往往是一經開賣就會被買空。”
裴玉琴的這番話馬上將其博學多才東江大學高材生的底蘊顯露出來。
在顧青青消化這些知識時,裴玉琴也問出了自己心裡的疑惑,“青青,姐姐很奇怪,不知道這本《揮塵錄》是一直保存的如此好,還是青青你又找人重新裝裱過的?
“如果是之前就保存的如此好,那賣你的那個攤主的眼力真是非常非常差!這種沒有斷裂少角,破損開線,也沒有煙熏油垢,脆化絮化的善本絕對不應該當作搭頭。”
沈愈也很奇怪,如果說那尊葫蘆瓶是因為周身滿是泥土漏寶還說的過去,那這本《揮塵錄》的漏寶是不可原諒的那種。
換句話說,隻要眼睛不瞎,那肯定不會漏寶。
不過顧青青的下麵的解釋讓沈愈露出一副了然模樣,“這本書是我自己在一堆古籍裡選的,就跟當初愈哥哥你在楚州舊貨市場選那本《裝潢誌》時一樣,那堆古籍滿是刺鼻發黴味道,有的裡麵古籍書頁中甚至還帶有老鼠屎與風乾的昆蟲屍體。
“翻看時的氣味簡直是令人窒息。
“聽攤主意思,那堆古籍是他在鄰省一個很有名氣的收藏家的老宅收來的,這個收藏家以前在東江居住,因為年紀太大才回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