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當然,李玄英是不怎麼關心這些的。
李應麟的經典戰例,是他家人常年吹噓的主要話題。郭康剛來到這裡,就開始天天聽他們講。
他至今還記得,當時自己剛被義父帶回家,就遇上李玄英的老爹李化文,帶著老婆孩子去郭家串門。兩人喝酒的時候,義母把郭康領出來,李化文還有些意外,問這是誰。
義母說,這孩子叫郭康,是他們夫妻倆在大都圍城戰時撿來的。當時奧斯曼趁著“安答戰爭”之後汗國虛弱,發動大軍圍攻城市,幸而眾人齊心協力,堅持到帖木兒皇叔的大軍趕來,才從韃虜手中拯救城市。
他們之前有個女兒,不過還沒起學名,隻有個“小花”的乳名。為了紀念這次戰鬥,就叫她“郭破奴”。
至於這個收養的男孩,因為城市叫“康斯坦丁堡”,同樣為了紀念,就起名叫郭康吧。
這姐弟倆,因此得到了名字。
不過,李化文對此倒是提出異議。他認為,破奴這名字殺氣太重,不適合女孩子。而且話說回來,真正打破奧斯曼韃子的,是人家帖木兒皇叔。就算紀念,也該紀念人家吧。所以,這女娃叫“郭帖”才對。
至於郭康,也不確切。國朝早已定下正式名稱,這地方現在就叫“大都”。因此,他也應該叫“郭大”。
義父還真的尋思了一會兒,但義母對此完全不能接受,導致建議被拒絕。
不過後來,郭康發現,這名字倒是給了他義父了。
彆看他現在一幅老實人的樣子,義父年輕的時候,其實是頗受貴婦、小姐們歡迎的,甚至不止在羅馬國內。據說巴西爾三世大汗的女兒對他就有意思,想招他也當“古烈乾”。甚至,他出訪的時候,奧斯曼那邊都有個公主和他暗生情愫。
當然,這些都是大嘴巴的李化文等人後來說的,義父本人每次都儘量回避。而義母完全不承認這些事情,郭康問一次挨揍一次,也不敢再找當事人直接確認了……
總之,義父年輕時候,是標準的大族公子,喜歡遊俠之事,應該是沒什麼懸念的。
後來守城時,奧斯曼人在城外架設火炮,想轟塌城牆。義父親自率領幾十名把兔兒出城襲擊,摧毀了巨炮。
這個事兒確實很有傳奇色彩,而且經過希臘人的嘴,越傳越離譜了。
目前流行的說法是,義父跳進陣中,一腳踹倒大炮,又一掌打翻來救場的巴耶濟德,頭巾都給他薅掉了。總之,是個赫拉克勒斯再世級彆的大英雄。
幾個朋友喊他“郭大俠”,希臘人嫌難念,於是叫他“郭大烏斯”。這個名字反而流行起來了。
當時,見了幾次麵,李化文就發揮了他家傳統,天天給一眾小孩,講自己父親李應麟的戰績,還問大家的感想。
李玄英等人覺得故事很傳奇,郭康則分析起來。
他說,表麵上看,這是八千人打十萬人,但實際上,敵人的有效兵力沒有這麼多。
叛將伯顏手下,能掌握的精銳,大概隻有八千到一萬兩千人,而且沒有一次都投入,因為他的“掌握”也就是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