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郭康拒絕了脫歡大部分的提議,就隻保留了那個確實是“力大磚飛”性質的燈。
因為他覺得,現在的重點是傳授和實驗。他畢竟不是專業人才,隻是了解一些小實驗而已。當參與研究的人多起來之後,肯定會有比自己聰明的人脫穎而出,也很快會實現技術上的突破。
目前的設備過於簡陋,不如等他們先研究一段時間。對於這個時代的材料、工藝,當地學者肯定比他熟悉,哪怕他們稍微打磨、精簡下,可能都比現在這個情況好。
在這種情況下,稀缺的資金,應該主要用來讓參與者進行研究和經驗總結。與其立刻開始,建造一個巨大的奇觀,不如先建立一個小型的研究設施。每次出現改進,就掏錢升級翻新一下。這才是技術快速上升期,最佳的策略。
這樣,不用過多少年,就能摸索出這個時代可以達到的最高水平,剩下的就慢慢等材料和工藝的突破。
這種時期,就可以用脫歡說的方案,堆功率、堆規模了。真想建設奇觀,也最好等那種時候,而不是現在。
至於脫歡送的斯拉夫奴隸……這個倒是確實用得著。
脫歡聽郭康講過他的擔憂,而且也考慮過,如果科技研發趕不上西歐,會出現的問題。不過他對此倒是有信心,認為不會輸的。
比如,眾所周知,奴隸,是羅馬的一大特色。
雖然各個文明,基本上都曾經出現過奴隸,但像當年羅馬的意大利地區那樣,奴隸數量極其龐大,以至於奴隸成了主要經濟支柱的情況,還真的很少見。
實際上,在郭康前世,隨著研究的深入,就有一批學者認為,奴隸社會其實是羅馬的特色,甚至隻是意大利等幾個地區的特色。在四處征戰的過程中,軍團將數量眾多的奴隸,從整個地中海世界集中到這裡,才形成了如此奇景。
而在其他地方,“持續獲勝、得以捕俘”和“喜歡使用奴隸”,兩個條件不見得同時能滿足。
一個例子就是,在塞裡斯,人們一度認為商朝是個奴隸社會。但隨著考古技術的快速發展,學者們逐漸發現,情況好像不是這樣。
商朝軍隊確實整天打仗,經常抓捕俘虜,但他們並不經常“使用”俘虜,而是經常“用”俘虜。這個字在甲骨文裡,意思是殺死以用於祭祀。
所以,商朝人看起來既不貪財,也不好色——他們不喜歡抓捕男奴來乾活,也不喜歡抓捕女奴來玩弄,而是不分男女貴賤,都殺了祭祖宗。
這種情況下,他也就不可能像羅馬那樣,積累起眾多奴隸了……
所以,這種案例,可能是十分罕見的,並不是普遍的規律。
連紫帳汗國,雖然處處複古,但奴隸莊園也複不出來。大部分的奴隸,抓到沒多久,就被轉賣走了。
意大利的商業國家,如威尼斯、熱那亞等,都在黑海沿岸有不少商站。紫帳汗國統治下,很多商業城邦喪失了軍事和稅收特權,但對於貿易本身,汗國是十分歡迎的。像威尼斯這種老朋友,還有諸多優惠待遇。
這些人都是熟練的奴隸販子,專營這份行當已經上百年了。他們有遍布地中海的銷售網絡,可以把奴隸很快賣出去,以減少囤積的成本。
但主要問題是,斯拉夫奴隸太便宜了。
在長期的販賣過程中,奴隸商人們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評價方法。
比如最值錢的,就是高加索地區的切爾克斯奴隸。天方教奴隸商人們認為,這些人是最美麗、伶俐的。他們在各地蘇丹、埃米爾們的後宮中非常受歡迎——無論男女。
可惜,紫帳汗國主要獲得的,是馬紮兒、德意誌和斯拉夫的奴隸。
馬紮兒人價格中庸,而德意誌人則分化嚴重——他們的男性,尤其是有經驗的傭兵,非常受天方教諸侯歡迎。蘇丹們經常會和他們簽訂契約,隻要作戰幾年就能放他們自由,甚至還樂意提供戰利品作為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