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正文卷第四百九十七章超編的戰團和沒兵的兵部後續事態的發展,實際上超出了大家的預期。到最後,也沒人說得清楚怎麼辦最好。兵部和元帥府這邊能做的,也就是一遍一遍地派出人手,四處探問情況,想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皇宮裡留守的怯薛,首先給了他們正式回應,告知他們,今晚這邊並沒有任何軍事行動。如果有人打著他們的旗號,那就完全可以肯定是假冒的。兵部和元帥府所部可以繳械、逮捕他們,期間發生交戰、引起這些人傷亡,也可以接受,隻要留下證據就行。
但現在的問題是,大家也不知道敵人是誰,到底要乾什麼。要是能坐實那些人是誰,有什麼罪名,反而好辦了。不過怯薛那邊顯然也不知道情況,或者沒法自行給人定性,因此事情進度就隻能卡在這一步了。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其他幾處軍營也聯係上了。
教導團駐紮在城南,靠近城牆的地方,離得最遠,但反而回複最快。他們說,在那邊也能發現城裡出現的動亂,但他們也沒搞清楚是什麼情況。實際上,因為前幾天慶典的關係,他們一開始也同樣沒把城裡的動靜當回事,等那邊越鬨越大,才反應過來。
不過,他們駐紮在城裡的這部分,人數不多,也沒有多少武備。因為這年頭,最新銳的武器就是火器,他們這些實驗部隊,早些年就搞了不少。但這東西,演練起來噪音太大,每次隻要開槍開炮訓練,附近的市民就天天找官府抱怨,搞得兩頭都煩不勝煩。最後,他們索性把主要的營地,都搬到城外去了,大家這下都清淨了。目前還留在城裡的,基本都是處理各種後勤、人事等事務的文職人員了。
所以,他們這群人,現在也是得先想辦法自保,少數護衛也不敢隨便派出去。得到兵部和元帥府的消息後,他們自然也意識到出事了,已經立刻派人出城,聯係城外的戰團指揮機構,要那邊做好準備。但他們也直言,自己這邊隻能做這麼多了。
教導團的大部隊確實就在城外,還擁有不少重裝部隊和火器部隊,但他們一來不歸兵部和元帥府管,二來也不能隨便就武裝進城,否則問題更大。現在雖然混亂越來越加劇,但城裡的這點人不敢隨便放棄營地跑出去投奔主力,城外的主力也沒決心直接衝進來救人,整體上的處境,比兵部這邊還尷尬。現在他們能做的,也隻有幫忙盯著情況變化,大家多多聯係了。
其他幾支軍隊,也基本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看守城牆和城門的帝國之牆戰團,倒是有行動能力,但他們一個勁地詢問,是不是可以確定有人叛亂,如果是,就讓元帥府發文,緊急征調他們進城,這樣也是可以的。
但兵部和元帥府,自己都說不清細節。是誰在叛亂,口號和訴求是什麼,調集了多少人,正在如何行動——這些,大家都完全沒搞清楚。調他們進來,連打誰都不知道。這種情況下,也不知道怎麼交待了。
對此,兵部這邊也是一團亂麻。有些人甚至開始抱怨,就是平時太不注意這些問題,能將就的都胡亂將就,導致現在一遇到事情,連個能遵循的有效的程序都沒有。
理論上來說,他們這邊也不是不能調兵平亂。在紫帳汗國現在的軍製中,常備的野戰軍隊確實是歸元帥府管,其中就包括城內外的一部分,比如巴西爾之錘和帝國之牆這類。這個製度,實際上是早年軍製的遺存,算是當年那個半個國家都歸他管的強勢元帥府,留下來的影子。
雖然,隨著時代發展,朝廷製度日漸健全,讓很多事務都更加細化、專業化,使得過去很多由元帥兼領的功能被剝離。但另一方麵,軍隊的專業化,其實也增加了這個部門的管轄範圍,算是強化了他們的職能。
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維持常備軍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蠻族倒退不代表所有人都倒退,整體上來說,世界各地的指揮藝術和武備技術都是在不斷向前發展的。現在這年頭,要維持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其實比過去更加困難。這幾隻常備軍,就都是吞金獸級彆的存在。
最直觀的區彆,就是人數。
像之前凱旋時走最前的“巴西爾之錘”,名義上是個戰團的編製,實際上卻遠遠不止。他們因為要從事攻城任務,所以總是會儲存和攜帶數量巨大的器械、彈藥,而相關的工作,都需要大量人手。
名義上,他們有八個百人隊的步兵,但為了完成攻堅任務,這些步兵實際上都隻是一線的突擊力量。
其他戰團裡,一個百人隊可能隻帶一個較為便攜的車弩,提供更遠程的重火力——在戰場上,這就能壓縮敵人的行動空間,提供不少戰術選擇上的優勢了。而且,這東西相對而言也不難使用。百人隊自己分出來幾個士兵,再召集幾個後勤人員,就能進行日常的簡單維護。至於遇到需要大修的時候,丟給戰團來解決就行了。
但巴西爾之錘的百人隊裡,帶的就不是這種蠍弩級的武器,而是正經的弩炮和拋石機,用來壓製堡壘後的敵人。武器多了,日常運作需要的人員數量也得增加,甚至得把本來是戰團負責的一部分維護、檢修職能,也下放到百人隊裡。
而武器變大、各種圍繞武器的職能變多之後,需要的駝畜也增加了。這些牲口,不但難伺候,也遠比人更加能吃。所以,為了維護駝畜隊,又得增加一批專業人員……
就這樣,本來隻是升級下火力,但軍隊編製內部,卻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整個隊伍的規模都得迅速膨脹。對此,也就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減少一線步兵的比例,要麼增加整支隊伍的編製規模,把這些人都塞進來。實際上,大家都普遍選擇後者。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尷尬之處:一方麵,新的軍械和設備,確實可以提升軍隊的整體戰鬥力;但另一方麵,這些花裡胡哨的器械,卻並沒有戰場上一錘定音的效果,大部分戰鬥,還得投入士兵,一刀一槍地去打。所以,掌管兵員安排的百戶們,往往不願意減少一線步兵的人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