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這個楊明之。”楊儀眼中閃過一道莫名的異色。
諸葛亮倒是沒注意楊儀的神情變化,將這條計策的詳細情況說了說,畢竟有些事還得楊儀去操辦。
“是,儀定會配合好楊府君的。”被諸葛亮麵授機宜後,楊儀告退而去。
卻說官軍連番攻打,雖然未曾破城,但幾次大戰下來生擒者無數,一乾俘虜皆押至後寨關押,隻是雍闓的人囚在一邊,其他軍士則囚在一邊。
一眾俘虜卻是不知,楊清早已誘得數十人暗中投效,隻教他們依舊混於俘虜之中暗自謠說雍闓的人免死,其他的人儘殺。
某夜,諸葛亮令取他人俘虜到帳前,佯裝問道:“汝等皆是何人部從?”這些俘虜早得消息雍闓的部眾可免一死,因此皆回答乃是霍家、爨家以及孟獲的部眾。
諸葛亮故作不知,對他們一一賞賜酒食,過後又令人送出寨外放他們回去。
臨行前他揚言道:“雍闓已經使人投降朝廷,汝等既是他的部下,今日放爾等回去作為內應,他日與汝主一起歸降。”眾俘虜聞言皆拜謝而去,回到城內拜見自家將主言說雍闓投降之事。
各家大姓自然不可輕信,秘密遣人去各家軍中探聽,卻有一般放回的人,言說朝廷官軍之德以及諸葛丞相大恩,如此一來人人驚疑,不敢相信彼此。
又有楊清暗自遣人將偽造的來往信函故意射入城內孟獲寨中,早有一乾夷兵將信件拾取交予孟獲查看。
“大王,這些信件怕是漢人誤投入我軍寨中。”一名夷將湊到孟獲麵前輕聲說道。
孟獲雖是漢夷混血,且頗通經義,但他在一眾夷人麵前卻是一副粗魯模樣,如此夷人反而信服於他,常以大王呼之。
孟獲也知曉最近流轉的謠言,今日又拾得漢軍信件,心中更是驚疑不定,趕緊將書信拆開看了起來。
隻見信中言說諸葛丞相已經準許雍闓投降,隻要他依計謀而行消滅其他各家叛軍,諸葛丞相就會表奏朝廷對雍闓既往不咎。
不僅如此,信中還寫道若是能擒殺孟獲,益州郡太守一職也並非不能就授給他。當然信中最後還約定了聯絡人選和暗號,諸葛亮還千叮萬囑要雍闓小心行事,勿要被他人發覺。
“好膽,該殺。”孟獲看完書信,一股怒氣再也忍耐不住。
他本是雍闓極力相邀才會加入叛軍隊伍,沒想到他一心抵擋官軍,反而是雍闓這個領頭之人起了投降之心,真真是無恥至極。
“兄長,雍闓起了叛心,我等該如何是好?”帳內,一名高大雄壯的青年將領走到孟獲麵前說道。
此人名叫孟琰,乃是孟獲的族弟,不僅勇武過人,而且還頗有智謀,因此孟獲十分依重於他,每有軍略大計常和他商量。
孟獲思忖了一會兒,道:“唉,雍闓此人一向是個桀驁的性子,他會如此輕易臣服朝廷?此事未必是真的,我等還需再詳加打探,待消息證實了再行計較。”
“兄長說的極是。”孟琰也讚同再看看。
“隻是人心叵測,連番大敗之下雍闓未必不會起了彆樣心思,更何況諸葛亮信中的條件不低啊。所以兄長,弟以為這幾日我等還是得多留幾個心眼,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孟獲點了點頭:“有道理,這樣你布置下去多派暗探在雍闓軍營附近,時刻注意雍闓的動向。”
“是,兄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