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諸葛亮朗聲說道:「汝五人皆是能征善戰之將,下去之後要好生操練兵馬,待時機到時定要旗開得勝。」綾
「丞相放心,某的大刀已磨煉多年,正要讓魏賊試試鋒利幾何?」魏延意氣風發地回道。他現在成了前部督,就是大軍的先鋒,地位最是顯赫,此時當真是躊躇滿誌。
趙雲也抱拳回道:「丞相放心,雲定當竭儘全力,不負丞相所托。」
楊清三人
也連忙表態,表示定當仔細操練兵馬,絕不會辜負天子和丞相的期望。
「嗯。」對五人的表態,諸葛亮很是滿意,點了點頭,又道:「還有一事,今日也得議一議。我軍北上作戰,最大的困難不是兵力比魏賊少,而是糧草轉運艱難。
北上關隴諸道,除了祁山大道稍微平坦之外,其餘四條道路道道崎嶇艱險,因此糧草轉運實為大軍征伐的頭等大事。
諸位有什麼好法子能夠減輕轉運壓力的,都可以說出來,今日就是要暢所欲言、集思廣益。」
自先漢時武都大地震將天池大澤震塌之後,如今從漢中入關中的糧草轉運就不再像四百年前高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那般輕鬆了。綾
四百年前,就在如今的沮縣一帶有一個大湖泊,叫做天池大澤。因這個澤湖的存在,使得西漢水和嘉陵水的上遊水位高漲、水速平緩,因此祁山道和陳倉道就能通過水路與漢中貫通起來。
可是在高祖出漢中二十年後,一場大地震將天池大澤震沒了,使得漢水被截斷,上遊水位被降低,水速從此也變得湍急起來,這就致使小船幾乎無法航行,糧草軍資再也無法通過水路直達祁山道和陳倉道了。
可見當前從漢中北伐關中在糧道方麵比四百年前要困難得多,更遑論現在麵臨的對手是一個統一了北方的曹魏帝國,不再是一盤散沙的秦末諸侯,此間時運真是不可言說。
眾人雖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但是糧草轉運艱難早已是季漢北伐的老問題了,眾人能想的辦法都已想過,此時又怎能忽然有其他妙計呢?
「丞相,我有一計可緩解糧草轉運的壓力。」正當眾人束手無策之時,楊清突然拱手說道。
見眾人久無良策,諸葛亮已有略過此節結束議事之意,忽聽楊清有了對策,當即喜出望外,笑著問道:「明之有何妙計,快快道來。」
楊清回道:「清也沒有什麼好法子,隻是想到個笨辦法,何不先在出兵道路上設下邸閣儲存糧草,如此一來即可減輕戰時的糧草壓力。」綾
「邸閣?」諸葛亮思索片刻後感慨道:「現在出兵路線未定,邸閣的選址可不好確定啊。」
「所以這是個笨法子。」楊清苦笑了一聲。
諸葛亮又沉吟了一會兒,笑道:「笨法子也是法子,此計有用,隻是邸閣的地址下去之後要好生斟酌一番。」頓了一頓,看向眾人道:「今日就先議到這兒,諸位都散了吧。明之,你留一下。」
「是。」楊清聞言後本已起來的身子又坐了回去。
數日後,諸葛亮傳下命令,在斜穀口造建邸閣,由鎮東將軍、右部督趙雲和揚武將軍鄧芝督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