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就我們三個人嗎?”到飯堂落座後,楊清左右環顧了一番,見隻有三張案席擺上了飯菜,好奇地問道。
以他和諸葛亮一家的關係,自是不用講究男女之防,往常他到諸葛家做客也是與黃月英、諸葛果他們這些女眷一同用飯的。
“兄長,阿母身體有些不便,內子和果兒在內堂陪著,就不在這邊吃了。”諸葛喬解釋道。
楊清道:“原來如此。”愹
算算日子,黃月英怕是臨盆在即了,難怪諸葛果和諸葛喬夫人要隨身伺候。
百官朝會殿,丞相府內最重要的大殿,公卿百官議或丞相府議都是在此殿舉行。
此刻,百官朝會殿內檀香纏繞、官吏肅穆,丞相府內的大吏長史、參軍、從事中郎、各曹掾屬、主簿濟濟一堂,正在對大軍和相府北駐漢中這一關乎季漢命脈的決策進行最後的府議。
“幼常何在?”諸葛亮眼見人皆到齊,遂開口道。
馬謖起身應道:“卑職在。”
“汝為諸君說一說北上大軍的兵力。”
“諾。”馬謖看著眾人朗聲道:“按照既定方略,在成都的漢軍主力虎步軍、突將、無前、散騎、武騎共步騎四萬餘人北上漢中駐防。”愹
諸葛亮點了點頭,又問道:“諸軍是否已準備妥當?”
“稟丞相,駐紮在綿竹、郫縣等地的大軍已經歸建,隻待丞相一聲令下,即可出發北上。”
“善。”諸葛亮手一虛按示意馬謖坐下,轉頭看向蔣琬道:“公琰,汝來說說若我大軍主力北上之後,各地布防的情況。”
蔣琬領命起身,他明白諸葛亮之所以讓自己來宣告,乃是因為自己不會隨軍北上而是留守丞相府,故而需要看看自己是否熟悉全國的兵力部署。
“大軍北上漢中之後,成都將留下五千兵力護衛天子,其餘郡縣亦有五千兵力鎮守地方,而東麵江州李都護和永安陳將軍兩處合有大軍三萬五千人,足以抵禦東麵之敵。
至於南中,李都督處亦有近萬兵力可保無虞,故而我漢軍主力可以放心北上。”
諸葛亮道:“很好,現在就看漢中的情況是否足以迎接四萬大軍的進駐了。”又對坐在下首的楊清問道:“明之,汝以為爾漢中可以接納數萬大軍的入駐嗎?”愹
楊清知道自己今天的重頭戲來了,起身道:“回丞相,我漢中已做好萬全的準備。”
“哦?汝來說說漢中的情況,讓諸君一起看看漢中現在適不適合大軍的進駐。”
楊清道:“諾。經過我漢中軍民大半年的努力,如今沔陽縣的陽平和石馬兩處營地已在去年年終修築完畢,營內住所和各類工事齊整完善,就待大軍入駐。
而在糧草方麵,我漢中已先行在沔陽囤下三十萬石的糧食,足夠支撐大軍三個月的口糧。另外,在褒城、沔陽兩地已設下武器作坊,軍備器械可方便大軍就近補給。
至於我漢中眾官吏和百姓早就是翹首以盼,希望丞相和大軍儘快北上,鏟除凶逆、解民倒懸。”
楊清一口氣將最重要的住所和糧草情況介紹完了,向朗、張裔等人聽得不住點頭,均想楊清果然是位能吏,不到一年,漢中就已做好了大軍和丞相府北遷的準備,在場大部分人都對北上漢中充滿信心。
諸葛亮將眾人神情儘收眼底,遂道:“漢中情形已然明了,諸君以為我大軍北上可行否?”愹
“回丞相,我等願與大軍一道北上漢中。”眾人儘皆答道。
其實,北上漢中伺機北伐早已是丞相府內的共識,縱有一二人反對北伐,也不敢對抗眾人之意。
諸葛亮也是為了謹慎起見,這才召開上表前的最後一次府議,眼下群臣凝聚一心、眾誌成城,北上漢中出師伐魏已然是箭在弦上。
“好,現在萬事俱備,下次朝會吾將上奏天子北伐曹魏,以完成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大業。”
諸葛亮站起身來,高聲說道,神情是那麼的慷慨激昂!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