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邽城內郭淮等魏國眾人正在倉皇躲避箭石,而城外的漢軍眾人則比較怡然自得。
這幾日漢軍除了第一天進行了蟻附攻城之外,其餘時間都是隻用投石車和弓弩對魏軍施行遠程打擊,因此漢軍的傷亡甚少,眾將士的心情比較放鬆平靜。
“文經,城內魏軍尚有多少人?”
諸葛亮離了營寨來到漢軍陣前與眾將一起觀望戰況,見得上邽城牆損壞情況愈加嚴重,心中一喜,於是對身邊的衛敏問道。
衛敏拱手回道:“稟丞相,據城內細作昨日回報,這幾日城內魏軍和民壯已傷亡了兩千人左右,現在郭淮手中可戰之兵已不足三千人,當然這是包括了征發的民壯,單道經製魏兵估計隻有千餘人了。”
諸葛亮頷首道:“看來郭淮時撐不了幾日了。”
眾人聽了也連連點頭,現在戰事進展順利,上邽城破幾乎已是必然之事,一旦將這顆釘子拔出,那隴右本地可以說再無能抗衡漢軍的力量。
到那時,漢軍的回旋餘地將變得廣闊起來,無論是抽調兵力去迎戰張郃還是應對魏國後續的反撲,漢軍的應對將會更加從容。
在場眾人皆是智謀過人之輩,想到此節都是一陣激動,其中尤以魏延的心情最是急切,隻見他抱拳對諸葛亮說道:“丞相,城內魏軍已傷亡過半,現在肯定士氣低迷、軍心渙散,莫不如今日就將大軍壓上發起強攻,定能一舉破城。”
“文長將軍不可操之過急,魏軍雖然有所傷亡,但那郭淮麾下仍有三千人馬,且上邽城牆雖已損壞嚴重,但並無垮塌之處,此城高大,難以卒破,若是強攻,我大軍的傷亡必然嚴重。
不如再等幾日,待敵人山窮水儘之時,再遣大軍進攻,到那時必能事半功倍。”一旁的馬謖聞言連忙勸阻道。
他身邊的楊儀聽了也出言附和道:“正是,幼常說的極是,我軍僅有數萬人,豈能輕易折損?再說何時發起進攻,自有丞相定奪,我等屬下何必多言?”
作為魏延的死對頭,楊儀是從來不會放對任何能反駁魏延的機會的,隻要能懟魏延看他出醜,他向來都是積極的。
“哼,戰機稍縱即逝,豈可遷延等待?”魏延也不甘示弱,當即提高聲量反駁回去:“汝一介書生焉知兵事?一旦拖延下去,偽魏必遣援軍來救上邽,再說城內百姓不少,焉知郭淮不會再次征發民壯甚至大發百姓守城,到那時我軍豈不是更難破城了嗎?”
這話說的倒是頗有些道理,楊儀和馬謖一時之間也無言反駁,隻得訕訕地側過頭去。魏延見楊儀二人無法反駁自己,頓感心頭一陣暢快,冷哼一聲,臉上是止不住的驕傲之色。
“那個......”這時,久未出聲的衛敏開口說道:“丞相,還有一事敏尚未來得及稟報。”
諸葛亮見衛敏敢當著眾人提出,定然是不甚機密之事,於是點頭說道:“汝說罷。”
“諾。”衛敏道:“丞相,據城內細作傳回的最新消息,郭淮已命馬遵再次征發民壯,似乎有儘發男女百姓上城拒守的苗頭。”
“如何?被某言中了吧,某就知道郭淮會再次征發民壯的。”魏延見自己料中郭淮舉措,旋即誌得意滿地說道。
諸葛亮將手中羽扇背負在身後,嚴肅地說道:“嗯,看來郭淮是打算死守上邽了。”
“丞相,郭淮此舉也是意料中之事,隻是動作未免太快了些,不然今日攻城還真是個難得的良機。”楊儀道。
他這話的意思是既然郭淮反應如此迅速,那麼魏延所說的今日是攻城良機就是沒影之事了。魏延自是聽懂了楊儀話中的意思,冷笑一聲,仰頭望天,不再正眼看楊儀。
“嗯,這兩日眾軍繼續用投石機和弓弩對上邽魏軍進行遠攻,待時機合適再行大舉攻城。”諸葛亮淡淡地說道。
“我等謹遵丞相軍令。”
“啟稟丞相,街亭楊參軍有書至。”這時,廖化從大營騎馬趕來,向諸葛亮送上楊清的軍報。
諸葛亮一邊接過書簡、一邊對眾人說道:“看來又是明之送來的最新軍報。”說罷,拆開封漆看了起來。
“好啊,兩戰下來明之他們皆順利將張郃擊退,並斬破敵軍三千餘人,街亭南山防線仍是固若金湯。”諸葛亮看完軍報,臉上笑意大盛。
“汝等也都看看吧。”
馬謖連忙上前接過軍報看了起來,片刻後大聲笑道:“好啊,明之他們守得真是不錯,可惜我沒去街亭,不然還真想與張郃對上一對。”說完,將軍報遞給了楊儀。
“幼常不必遺憾,日後有的是機會對上張郃的。”楊儀笑道。
諸葛亮道:“威公說得不錯,張郃僅率先頭部隊抵達街亭,明之他們抵禦這萬餘人應是無礙,過幾日等張郃的大隊人馬到了,那時才是對明之他們真正的考驗。”
“丞相說的極是,張郃全軍五萬步騎,戰力非同小可,楊明之他們應對起來怕是有些吃力,某以為我們這裡還得加緊攻勢,早些將這上邽城破了方為上策。”魏延將軍報遞給了高翔後皺眉說道。
“文長說得對,這幾日是明之他們浴血奮戰爭取來的良機,我們切不可將其浪費掉。”
諸葛亮轉念一想,覺得不能太過顧忌將士的傷亡,於是下令道:“文長,下午汝布置人馬對上邽城發起一次猛攻。”
“諾。”魏延欣悅領命。
諸葛亮又道:“元儉,下午汝與馬德衡一起布置攻城器械,配合文長攻城。”
“遵令。”廖化拱手應道。
南山腳下,漢軍營寨內此刻正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趁著魏軍暫未進攻,王平指揮著軍士修補營寨、加築工事。
楊清也親自來到王平這裡視察情況和慰問將士,順道給他帶來了五百生力軍以加強這裡的防備。
“君侯,昨日和今日魏賊都未來犯,張郃應該是想等他的大隊人馬到後再來攻打。”王平一邊陪著楊清到處巡視,一邊說道。
楊清道:“不錯,所以這幾日我等要抓緊時間休整,後麵才是真正的生死大戰。”
“君侯說的是,隻是張郃到底有五萬大軍,我等迎戰起來怕是有些吃力啊。”
楊清側頭看了王平一眼,微笑著說道:“怎麼,子均將軍有些膽怯了?”
“君侯誤會王某了,上了戰場某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豈會膽怯害怕?某隻是擔心守不住街亭誤了北伐大事。”王平連忙解釋道。
楊清停下腳步朝王平笑道:“楊某開個玩笑,子均將軍切勿放在心上。將軍之忠勇,清向來是曉得的,更何況前日一戰將軍以兩千之眾擋住張郃六千大軍,足以向天下人昭示將軍的威名啊。”
“君侯過譽了,平隻是做了自己該做之事,擋住張郃都是眾軍士奮力廝殺之功啊。”王平趕緊謙虛了一句,隻是聽到楊清誇讚,心中還是頗為受用的。
楊清道:“將軍真有古君子之風啊。”頓了一頓,又道:“五萬魏軍雖然強大,但我軍有南山和街亭依靠,足以拒守。再說丞相他老人家也是有所安排的。”
“如此末將就放心了。”王平聽完點頭道。
楊清在王平這裡待了一個時辰,然後又緣山而上來到關興那裡視察,待與關興交談一番定下了數日後大戰的應對之法後就回到了街亭城內。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