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才季佐公曾言亭長亦可由服滿兵役退伍者充任,其實這本就是戰國初設此職的常製,因亭長的第一要務是抓捕盜賊、維護治安,所以才要經過一定軍事訓練的人坐這個位置。
隻是後來亭長肩負的職責越來越多,甚至還兼理起了民政,以致各地豪強越來越重視這個鄉間的關鍵職位,這才慢慢地變成多由本地大戶推舉。
然一亭之民並非隻有大戶,幾個家族混居在一起才是最常見的情況,是以將亭長人選全部交由大戶推舉,所任亭長欺壓小民隻為大戶做事當是常有之事,像秦亭原亭長王獻那般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恐怕不是我雍州諸郡的個例。
是以為整頓吏治、寧靖鄉野,吾決意從那些因傷殘而退伍的軍士中揀選一批品行純正、能力出眾的人充任亭長一職。
這樣一來,既能給這些為國致殘的軍士解決以後的生計,又能給各鄉各亭輸送一批德才兼備的亭長,且軍中戰士久經訓練、深明朝廷大義,日後政事推行將會順暢許多。此乃一舉三得之計,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楊清既威望素著,又將這件事的得失利弊講的十分透徹,且在場長吏多數是他的心腹親信,眾人自然沒有不讚同的道理,紛紛表示同意。
惟有薑隱提出了一點疑慮「敢問使君,此策施行後鄉賢推舉一法是否要廢除?」
「當然不會,大戶推舉的人亦有能服眾的優勢,裡麵未必沒有德才兼備的人,因此不可武斷廢除。」楊清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他原本是要趁此機會將亭長一職的選用儘數收歸官府,但想到薑隱剛才所說的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須得徐徐圖之,免得引起隴右豪強的不滿以致生出動亂。
薑隱聞言稍覺放心,繼續問道「那二者又該如何並行呢?」
「若本地沒有傷殘退伍的軍士,此地亭長仍由舊法推舉,反之,則由新法選任。」楊清對此早有腹稿,旋即回道。
薑隱拱手讚道「使君謀劃細致,此策當可成功。」
「那此事就交由季佐公您牽頭施行了,以公的名望和才乾,相信此事定能手到擒來。」楊清笑著說道。
薑隱是隴右大戶在州府的代表,楊清之前征辟他為治中,就是看重了此人的名望,把這件事交給他去操辦,相信眾士族就說不出什麼話了。
薑隱自無不可,又問道「不知使君可有章程示下?」
「沒有什麼章程,就是挑選傷殘軍士的時候注意三個原則即可,一是要選認得字的人,二是要選輕度傷殘之人,三是要選品德良好之人。」
薑隱點頭應道「使君放心,老朽心中有數了。」
不久之後,選用傷殘退伍軍士充任亭長的政策正式施行,此舉一出,果然淘汰了不少女乾滑昏吏,鄉亭兩級的吏治為之改善,州郡兩府對鄉村的掌控也是大大增強。
免費閱讀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