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要威撫並用,善加甄彆,一旦戰事開啟,首先是要確保他們不會與曹魏勾結,其次再是征召他們助戰。」
「是,延定當謹記。」
諸葛亮道「第三件
事則是往並州等地多派細作,將那裡的地形、關隘、敵軍兵力分布等情況一一打探清楚,若之後形勢當真需要涼州軍東進並州等地分擔壓力,提前做好準備才能更好地進兵。
這方麵汝可以與衛中郎多加溝通,有遊衛府配合行事,打探起來將會事半功倍。」
「是,延謹記。」
諸葛亮的目光又轉移到楊清的上首,那裡坐著之人正是老將趙雲。儘管趙雲這位左將軍的官職低於楊清的前將軍,但他為國征戰數十年,資曆深厚,因此每當議事楊清總是推他坐在自己上首,以示尊重。
「子龍將軍。」
趙雲道「末將在。」
「請老將軍在一個月內率領本部兵馬移駐城固,並在興勢山和黃金水的下遊修建營壘,選派強兵駐守。」
趙雲明白丞相這是要加強漢中東部的防禦,遂拱手應道「末將謹遵丞相之命。」
「幼常,漢中乃我軍根本,汝身為漢中太守,責任不可謂不重,今後一兩年汝須得再辛苦一些,重點關注農桑之事,為我大軍積蓄糧草。」
馬謖連忙拱手稱是,但他立誌在下一次大戰中建功立業,並不甘心隻在後方督運糧草,於是著急地問道:「丞相,我漢中亦有郡兵一萬,不知這支大軍應該如何備戰?是否也要把主要兵力放在城固、西鄉、石泉一線?」
諸葛亮焉能不知道他心中所想,沉吟片刻,微微一笑「漢中郡兵先暫時不做大的調動,維持原狀即可,不過日常操練汝仍須上心,若曹魏當真進犯漢中,自是需要這支兵馬保境安民。」
言外之意是讓馬謖耐心等待,隻要魏軍真的殺來,他有的是機會率領郡兵上陣殺敵。馬謖自然也聽懂了諸葛亮的意思,當即欣喜地道了聲遵命。
之後諸葛亮又對向朗、高翔、薑維等人安排了任務,總的意思仍是積蓄糧草、整軍備戰,為明年可能到來的大戰做好一切準備。
當然東漢水方向的防禦諸葛亮也沒有忘記,他準備過些日子就把西城太守李撰和上庸太守鄧賢召來沔陽麵授機宜,詳細部署西城、上庸兩郡的防務。
其實諸葛亮最為擔心的反而是漢中東麵的敵人,鎮守荊州的曹魏大將是河內名士司馬懿,他雖然沒有和司馬懿直接交過手,但根據對方以往的戰績也可以看出對方是一個智勇雙全、通曉韜略的良將。
一旦魏軍進犯東漢水,必是此人領兵,而以季漢目前布置在西城、上庸兩郡的人員兵力來看,僅憑本地力量抵擋恐怕不會那麼容易。
所以諸葛亮要親自對李撰、鄧賢兩位主官布置方略,要他們嚴格執行自己的安排,加倍提防荊州之敵。
季漢未來一兩年的攻守方略既然有了一個完備的章程,那麼楊清待在漢中就沒有什麼事了,三日後他辭彆諸葛亮等人,帶著夏侯月返回隴右。
免費閱讀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