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九章 定計伐蜀(上)_季漢當興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季漢當興 > 第五百十九章 定計伐蜀(上)

第五百十九章 定計伐蜀(上)(2 / 2)

如此一來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數千裡邊陲儘是烽火狼煙,縱然我大魏國力雄厚、家大業大,怕是也會吃不消啊。是以出兵伐蜀事關大魏國運,朕必須慎之又慎,不可草率決斷。」曹叡道。

陳群讚道「聖明無過於陛下,伐蜀一事必須三思而後行。」側過身子,又朝坐在對麵的曹真說道「大司馬,昔年太祖武皇帝親自率軍到陽平關攻打張魯,多收豆、麥以益軍糧,然而張魯尚未攻下,糧草就已經缺乏了。

如今諸葛亮坐鎮漢中、楊清坐鎮雍州、魏延坐鎮涼州,此三人俱是韜略非凡之輩,麾下趙雲、關興、吳懿、高翔等一乾將領多是能征善戰的良將,西蜀可謂是人才濟濟、朝政清明,故而此時伐蜀並不是什麼良機。

且子午道艱險崎嶇,難以進退,軍資轉運必見鈔截,耗損甚大。再則為保後路,進軍時必定要經常留兵守衛沿途險要,如此就又會損失戰士,故而起大軍伐蜀一事不可不深思熟慮也。」

「司空所言雖有道理,然雍涼淪陷、關中危急,我大魏堂堂天朝上國絕對不能再被動地防守,如此行事必被天下百姓和四方蠻夷恥笑,若不主動出擊以雪前恥,國家顏麵何在?陛下顏麵何在?

蜀道艱險難走、糧草轉運吃力、軍資靡費巨大,這三點自是難以避免之事,但蜀賊北上犯境時難道就沒有這三個劣勢了麼?

何以西蜀偏僻小國能夠克服,我大魏中原大國反而不能勇敢承擔?為何要因為顧慮此三事而畏首畏尾、踟躕不前呢?

公適才說諸葛亮、楊清等輩俱是當世賢才,此言固然不假,但我大魏難道不同樣也是人才濟濟麼?真智術淺短不用多說,但公等卻無一不是天下奇才,治國理政又豈在諸葛亮、楊清之下?

西蜀良將眾多,我大魏良將亦不下千員,猶如過江之鯽,勝過西蜀何止數倍?因此文長公,真以為不能因為西蜀目前有賢臣在朝就不敢攻打,論及朝政清明,難道我大魏就不是了麼?」

皇帝就在現場,陳群當然不敢說曹魏的朝政不清明,況且他認為自己倡導的九品官人法推開之後,國中人才鼎盛,無論是朝中還是地方都很是選拔了一批品德兼備的官吏,若無吳蜀二賊割據自立,天下早就得以大治了。

陳群微笑著搖了搖頭,緩緩說道「當然不是,如今聖天子在朝,正是清平治世。」

「是啊,如今我大魏足以稱得上是君明臣賢、朝政清明,可就算如此,諸葛亮依然敢屢屢犯邊,何也?兩國相爭,終究還是要在刀兵上見真章。

當年太祖武皇帝曾與劉備青梅煮酒品論天下諸侯,說到最後也不得不承認天下英雄隻有太祖皇帝自己和劉備兩個人。

而麵對劉備這個梟雄,太祖皇帝並沒有有所畏懼,而是對其窮追猛打,不給此人喘息之機,終於將這個勁敵困在了蜀地一隅,由此開創了我大魏百世之基業。

如今劉蜀有複起之勢,我大魏當傾儘全力攻滅此賊,不可讓諸葛亮有充裕的時間積蓄力量,此事關係到我大魏的社稷安危,還請諸公謹記。」

陳群等人聞言心頭俱是一震,曹真都把此事上升到這個高度了,他們還能有什麼話說?

況且曹真最後這句話恐怕已經說到皇帝的心坎裡去了,眾人皆拿眼角餘光偷瞄禦座上的曹叡,果見皇帝臉上頗有意動之色。

免費閱讀

inf。inf(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江湖俠路 蛇君獨寵,渣男全家還敢吃絕戶? 凝鳳台 萬倍返還,年邁的我去當舔狗 港夜成婚 穿成陰鷙昏君的病弱小伴讀 海賊:向元帥大人獻上忠誠 驚悚遊戲:從蘿莉開始無限逃生 家破人亡後我快死了,你後悔了? 給渣男養私生子?滾!離婚我亂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