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東吳的錢糧多半由江東那邊供給,手工業、紡織業、造船業也是江東那邊更為發達,此外吳國掌握的屯田區也主要集中在海昌、上虞、新安、湖熟、江乘等地,而這些地方都離建業比較近,吳國朝廷就食起來更加便利。
再次,地理位置也是孫權遷都建業的一個重要因素。東吳立國依賴於長江天塹和強大的水師,儘管武昌和建業都在長江以南,但武昌北邊是大彆山脈,沒有什麼太大的湖泊和河流,水師往來不甚便利。
而建業的左上方和右上方則有巢湖、太湖兩個大湖泊,建業位居其中就仿佛被兩個前出的拳頭拱衛著一般,且巢湖和太湖與長江相連,舟船來往非常便捷。
此外建業西上可支援荊州,北上可進攻徐州,又靠近出海口,南下交州也極其方便,從掌控全局形勢方麵來看,孫權把都城設在建業也比武昌更為合適。
由於這些原因,孫權和陸遜、顧雍等人考慮再三,決定把都城遷回建業,但這並不代表武昌的位置不重要。對於武昌的安排,孫權需要做好周密的部署,方能安心地遷都。
他見孫登的回奏與自己多有不謀而合之處,心中很是滿意,笑著對陸遜說道「伯言,太子推薦你留鎮武昌,不知你意下如何?」
「陛下,太子殿下如此器重,臣不勝惶恐。武昌雖不再是我大吳都城,但亦是國中第二重鎮,非臣子可以鎮守。
臣以為最合適的留守人選應該是太子殿下自己,陛下與太子一個在建業、一個在武昌,二位至尊同心合力,定能保我大吳基業永固。」
「哈哈,伯言你啊總是這麼聰明。」孫權道「不過朕的心思你隻猜中了一半。」
「臣惶恐!」陸遜聞言趕緊離席伏拜在地,背後內衣已被冷汗浸濕。
孫權將他扶起,驚訝地說道「伯言這是做什麼?趕快起來。卿與朕心神無二,朕高興得緊呢。」
「是,臣失態。」陸遜坐回原位,臉上惶恐之色未退。
孫權似乎並未發覺他的異常,自顧自地說道「子高,朕意讓上大將軍輔佐你留鎮武昌,你覺得如何?」
孫登道「父皇有旨,兒臣萬死不辭。上大將軍輔佐,兒臣更是求之不得。」
「很好。」
「伯言的意思呢?」
陸遜拱手回道「臣定當竭心儘力,輔佐太子守好武昌。」
「好,那就這麼定下了。」孫權看向孫登說道「上大將軍是股肱重臣、朝廷柱石,太子留鎮武昌必須事事尊重上大將軍的意見,絕不可肆意妄為」
「父皇放心,兒臣謹記。」
孫權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和孫登、陸遜二人商議留守的細節,直到諸事敲定,方才散去。
九月下旬,孫權留太子孫登、皇子孫慮及尚書九官留鎮武昌。上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並掌荊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軍國。
孫權自己則率領大部分文武百官遷都建業,厲兵秣馬,窺伺徐、淮。
免費閱讀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