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大佛的溫文爾雅,雍容大度,慈祥端莊,神勢肅穆,令人肅然起敬,仰慕神往。
由於這檔節目將來有可能推向海外市場,劉清山刻意在船上安排了英文向導,借著向泰勒解說的理由,好讓全世界的觀眾都了解到大佛的彌足珍貴性。
單聽聽那些相關數字吧,就足以震懾到那些老外們。
通高有七十一米,肩膀的寬度是二十四米,頭的直徑是約十米,耳朵有七米長。
嘴巴和眼睛的長度大約是三點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五點六米,頸高有三米,指長八點三米。
從膝蓋到腳背有二十八米,腳的寬度是八點五米,頭上的發髻有一千二百一十個。
此時細碎的陽光,從佛像偌大的頭顱兩側,兩兩相望的懸崖峭壁的縫隙間遺漏下來,跟佛像身上斑駁的歲月痕跡遙相輝映,像是陡落下一束束經年的舊事。
太陽光照到水麵上,水麵依舊是風平浪靜、紋絲不動的,使得陽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像披著一件閃閃發光的袈裟,頷首低眉、若有所思。
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視著遠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劉清山在心神激蕩的同時,腦子裡也為這個震撼人心的畫麵想好了配樂。
就用光亮裡
的那一段戲腔唱段,就能很完美的把這個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堪稱天然絕妙奇觀的曆史人文景觀,經由配樂的結合,跟數千年的華夏曆史蘊意融合在一起。
樂山大佛旁的九曲棧道,棧道有九個彎,陡峭又狹窄,隻能容一個人的寬度。
道壁上刻著許多精美的佛像,但已風化得看不清了。
為了能近距離的看到這些,金溪善強烈要求節目組去那裡拍攝,在得到了當地管理方的認可後,攝製團隊下了船,攀爬到那個棧道位置。
與大佛無限接近後,連年齡最小的泰勒都神情莊重起來,緊緊跟隨在金溪善的身後,一路的嘴巴就沒有合上過,滿是各種的感歎詞。
這個時候,無人機的航拍技術又有了用武之地,它拍攝下來的影像,不僅可以如同一隻老鷹自空中盤旋的既視感,還能拍下很多攝像師都拍不下來的畫麵。
比如嘉賓們都單獨站在大佛的頭頂位置,讓無人機航拍了一張個人照。
那種人體跟大佛相比的渺小感,就會格外的分明深刻,其另種壯美的人影留存可堪稱天下影像的一絕!
之後再沿著棧道,來到大佛腳下,那一刻再抬頭仰望大佛,心裡又有了另一種感受。
尤其是那位英文導遊的一句現場解說,也會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大佛的腳板很寬,一邊腳板就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呢!”
當然,這位事先經過了劉清山
策劃的解說詞還有很多,例如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大佛體內藏有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係統等等。
以及關於它的相關傳說,修造大佛的艱辛之類,也都會以現場解說和中英文字幕的形式出現在兩種正式版本中。
趕回榕城市區的路上,節目組還去了都江堰,這裡也是來川省必去的景點之一。
它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最偉大之處是建堰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還在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
但這一部分就多以航拍的畫麵為主了,畫外音就是導遊的解說詞,也會被分成中英文兩個版本。
等回到榕城已經很是當天下午的六點多,晚上還有拍攝內容,就在昨晚三人事先觀察過的那個玉林路的酒館裡,舉辦這一次旅行的首場對外演出。
這件事,今天還沒出發前,劉清山就讓劉華找人跟酒館方具體接洽了。
她們的演出形式是以一種意外降臨的模式,並沒有專門邀請身在榕城當地的粉絲團體。
當然了,這個信息他會通過其他方式,看似無心的在網絡上流傳出去一些,而且具體發布的時間很晚,好讓即使得到演出消息的粉絲們不至於太多,以免給人造成被粉絲們包了場的感覺。
而且組織晚上趕到酒館的粉絲,在當地的清山吧的管理員操作下,不允許攜帶任何的應援
燈牌以及橫幅,儘量營造出一種與演出不期而遇的表象。
至於兩位臨時嘉賓的演出作品,也在趕往樂山的路上就分發給她們兩個了,以二人的音樂才能,趕在演出之前完全掌握的難度並不高。
再由於這一次出行,節目組就帶來了整支legend樂隊,在酒館的休息室裡,就能臨時有個簡單的樂隊配合排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