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反複訓練帶來的條件反射,所有人沒有過腦子,立刻就趴在了地上。上萬人,忽然趴下是及其壯觀的。
發出轟隆一聲巨響。
所有人都以最快的速度匍匐在地上。
緊接著,前麵一陣陣火光閃爍,硝煙和烈焰從炮口噴薄而出。
無數的球形實心彈和霰彈在後背上方空間,尖嘯著掠過。
帶來的熾熱的勁風,即使穿著板甲,仍然讓人從甲縫裡感覺到灼熱的氣浪。
韓慶源他們趴在地上,捂著耳朵。
這裡距離前方的敵陣不到一百米,炮口發出的巨大噪聲,直接向著他們而來。震的耳朵嗡嗡響。
這些大炮都是八旗裝備的繳獲自明軍的火炮。
也就是前文中努爾哈赤規定,每個部隊裝備大炮若乾門,所指的那些火炮。
這些大炮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有很多鐵箍的短粗鼓炮身。
它們絕大多數長度都不超過一米,普遍在七十厘米上下。
口徑和長度比一般都在十比一左右。
材質主要是青銅、熟鐵和生鐵。采用鑄造或者鍛造製造。
這種炮的炮尾是平的,就像壇子底部一樣。沒有紅衣大炮那種碗形還帶一個小圓球炮尾。
炮尾前是藥室,這個部分膨大起來,像一個鼓一樣。因為炮身短,這個設計可以多裝藥,提高射程。
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矮將軍、賽將軍等這些不同的名稱就是指火炮的口徑。
因為長度都差不多。一號最大,然後口徑依次減小,重量也逐步減小。
三將軍重量就在95斤左右了。
三將軍及以下火炮,炮身自帶提手,緊急情況下,可以提著走。機動性好,便於攜帶。
使用上,可以裝球形實心彈和霰彈。
明軍還喜歡混裝,即先填入霰彈,再裝入一顆實心球形彈,一起發射。
這些將軍炮,一般都需要放在車上機動。小型的可以人背肩扛和馱馬馱運。
戚繼光對大將軍炮做了改進。
把鼓起來的藥室開口,在這個位置裝入類似佛郎機炮的子銃。改良後的這種炮叫做無敵大將軍炮。也根據口徑重量分成一號到五號。
兵部尚書葉夢熊對戚繼光的無敵大將軍炮不滿意,認為仍然太重,發明了鍛造法的大將軍炮。重量大大減輕。
葉夢熊說,薊鎮火器最大的莫過於無敵大將軍,其子銃重達50斤,母銃為銅製重達000斤。(戚繼光造的一號無敵大將軍炮。炮身部分和楊凡造的銅發熕一樣重。)
葉夢熊利用無敵大將軍炮的設計,鍛造炮身和子銃,將其加長3倍,達到6尺長,全重僅為二百五十斤。
可以發射7斤合口鉛彈,配3斤子彈和更小的總重斤的“孫彈”(單發僅重2、3錢)二百發,射程可及00步(200米)。
這種炮發明後,又根據實際應用,對尺寸擴大和縮小。也分為5號大將軍。
通過這次戰場的實際考察,楊凡已經完全搞清楚了,建奴口裡的大炮都是什麼玩意兒了。
之前他看資料,明代文獻所指的“將軍炮”,就是這些從倍徑比看,大多約為02左右的玩意兒。
這玩意就是永樂時期發明的,所謂的“神炮”“神機炮”。這些也是指這類大小不一的“將軍炮”。
在楊凡看來,這些都是些破爛貨。也就各種大小規格的佛朗機這種長身管的後膛加農炮還算可以一看。建奴鑄造紅衣大炮還是皇太極中後期。
訓練非常嚴格的軍官,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當機立斷,命令民兵部隊在漢軍旗的大炮和重型火銃開火前,及時臥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