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話音剛落,下麵立刻就議論紛紛起來。
顯然楊凡也是實話實說。楊凡不可能為了他們停產自己的鋼鐵廠。但楊凡也願意為他們安排出路。
“敢問楊將軍,您能轉讓哪些產品的生產技術。”王家的家主王慶海問道。
楊凡一揮手,立刻有十幾個士兵抬著木箱子,來到二樓。
這些士兵把木箱子用撬棍撬開。然後把桌子上的茶杯和茶壺拿走,又把很多鋼鐵製品拿出來放在桌子上。
眾人看去,這些產品五花八門有各種農具,有各種工具,還有建築材料,例如大小比例不同的各種鋼釘。
李存信拿起一把錘子,細心看了看。做工非常好,看著也結實。一頭是錘頭,一頭是羊角形的彎鉤。他忍不住問道:“楊將軍,這個彎鉤是乾甚麼的。”
楊凡笑笑,走過來,拿出一根鋼釘,用錘子訂進一塊木頭塊,然後用左手按住木頭,用錘子的彎鉤把釘子起了出來。
眾人驚歎,真是不錯的設計,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這裡的很多產品都設計的非常好,功能多,結構堅固耐用。”楊凡介紹道。
趙棟國對剛剛拿出來的各種搪瓷製品產生了興趣。忍不住問道:“楊將軍,這種盆是瓷器嗎,怎麼做的這麼薄,能耐用嗎。”
楊凡說道:“這個不是瓷器,這是搪瓷製品。有點像是景泰藍一類的東西,是在薄鐵皮上上釉然後燒製的。可以做茶杯、臉盆、食盒等上百種生活用品,這東西市場需求極大,是可以賺大錢的。”
這些掌櫃的看著這些琳琅滿目的金屬製品,隻有很少是他們見過的,很多東西他們甚至不知道是乾什麼的。
經過楊凡的講解,他們才恍然大悟,而且他們也認識到這些工具的方便性,在生活生產中用的的地方很多。
最讓他們激動的就是,很多現代設計的人力農具。
比如利用杠杆原理的翻地工具。根本不需要牛,一個人隻要用腳踩就可以翻起大塊的土壤。
帶輪子的手拉犁,大家都驚奇的瞪大了眼睛,有這玩意兒,還養牛乾嘛。
周芬拿起一個奇怪的鋤頭。背麵還帶一個耙子,這麵鋤地,那麵當耙子用。
鐵製的小手推車,帶軸承的,推著非常輕便。
各種鐮刀,柴刀、剪刀,鋸子、木工工具、斧子等上百種種類繁多的工具。看著和這個時代的工具有所不同,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東西設計成這樣非常的好用。
仔細看去這些東西的鋼口非常好,用大明的鐵是做出不出來的。必須要用楊凡的好鋼材才行。
手拉犁和人力翻地工具這些東西,對買不起和養不起牛的人家來說簡直就是天降大餡餅。有了這東西,就可以多種幾畝地了。
大明的百姓不單單是買不起和養不起牛,而是明末的社會極度黑暗,法製崩潰。
百姓自己養的牛馬,自己使用的機會很少。地主和士紳、甚至是惡霸、潑皮經常農忙時把農民的牛牽走,白白使用。久而久之就沒有人養牛。
而朱元璋的糧長製度,更是可怕。
官府選擇村裡富戶作為糧長,代為收取賦稅,不足的部分,糧長必須用自己的家產補充完整。
更為嚴苛的是,糧長還要自己出錢,長途運輸這些糧食,到官府指定的倉庫交割。
運輸用的麻袋,裝卸雇傭的人工,租用車馬的費用統統都要糧長自己出。
而到了倉庫,官員還要踢鬥。
就是把糧食在鬥中裝的滿滿的,還要上尖。然後用腳踢。踢下來多少糧食都歸縣太爺所有,剩下的才能入庫。
明代的讀書人,一旦外放了縣令,每天都要苦練踢鬥技術,這個是吃飯的本事。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基本誰當糧長誰破產。
搞得大明的百姓,爭相比窮。越窮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