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與京心動了,聚在他身邊的部下們也心動了。
不過等他拿著這封信找冶國器時,冶國器沒再看莫與京,被軟禁放出來的冶秉乾與族中子侄規勸,他也不改變心意。
冶國器隻是對眾人道:“我輩土司世受皇恩鎮守斯土,今日劉承宗來了我投降,明日虎墩兔來了我再投降,後日黃台吉來了我還投降,如果都降了,那世代受朝廷恩養的土司就是個笑話。”
說罷,他才看向莫與京,道:“莫大帥,你若願降,我不阻攔,還有族中子弟,自管開城出去,留下願與我在這座城固守待援的就夠了,即使援軍不到,縱然敵眾我寡,那就與城池共亡,決不投降。”
莫與京再勸,仍然無效,就連他自己都快被冶國器的態度感染,但他麾下的士兵不行,鼓噪著要求出城。
冶國器搖搖頭,對莫與京作揖笑道:“那莫大帥便出去吧,你們走了,這座城裡軍糧更多,能固守更久。”
儘管冶國器臉上在笑,心裡卻十分冰冷。
他曾被任命流官鎮守昌平,對遼東攻守的情況非常清楚,經他判斷,守住三座城很難,但僅僅守住馬場一城,卻不是不可能。
因為劉承宗傾巢而出突然襲擊,意在速勝。
隻要能扛住最開始兩日狠攻,挫傷西賊銳氣,在河穀紮下一顆釘子,未必不行。
通過此前一戰,他已經認識到劉承宗的軍隊長於野戰,所以不能再出城野戰,以防被設伏圍殲;同時也要堅定內部守城信心,以防被間諜開城。
因此放人出城,冶國器有自己的選擇,不單單想走的人會被放出去,一些不想走的人也會被放出去。
凡是在鎮海營當過兵、有陝北榆林寧夏口音、從西邊逃來的蒙古人、土兵中作戰意誌不堅定的人、各家土司直係的人,統統要被放出去。
總歸就一個原則,凡是有可能被策反的人,城內一個不留。
擁擠的馬場城,因冶國器的決策,頓時被選出接近一半的守軍,都在放出之列,眨眼就將接近七千的守軍縮小到四千人。
遠處傳來轟隆的炮聲,城外的馬隊開始越過城池向東移動,巴暖三川營城的佛朗機炮向城外射擊,越來越多的馬隊自邊緣奔馳著衝過炮彈射程,繼續一路向東馳去。
那些以小隊規模散開奔馳的馬隊仍穿著邊軍甲胄,耀武揚威地截斷了三座小城東逃的去路。
至少在莫與京眼中是這樣。
不過在劉承宗眼中,楊耀部的元帥府馬營,躍進東邊是為了阻擊可能出現的甘肅援軍,並封鎖援軍出現的消息。
冰溝馬場城的西門洞開,七百邊軍列隊出城,還有大量不願參戰的土兵、婦孺,也跟著從城內跑了出去。
莫與京走出城門樓灑下的陰影,看著轉戰陝西的老兵列隊走出陰影,心情說不出是高興還是悲哀,但終歸有幾分不能言明的輕鬆。
他不能指望劉承宗信守承諾,敗軍之將官職待遇無從談起,饑饉之年兵糧足數也是無稽之談,至少沒把自己的軍隊都葬送於此,能讓他們解甲歸田已經足夠了。
就在這時,他聽見冶秉乾在喊他,回過頭,看見冶秉乾帶著數十名族中婦孺和侄子冶鼎過來,問道:“怎麼了?”
冶秉乾拱手作揖朝他笑笑,道:“大帥進退有尺寬容有度,將軍過去,來日必受重用,我與兄長商議,想把族人托付將軍,還望將軍能認我家侄兒為義子,往後多加照料,給冶氏留個香火,我和兄長不走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