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在陣前大笑:“他們慫了!”
真正的撞擊,僅發生在於元帥府馬兵的左翼。
他們對麵是隸屬於遊擊將軍唐通的陣前百總董學禮,官兵全軍左進右退,董學禮部在最右側,再往右是山壁,無法回轉。
避無可避,隻能以同樣四步間隔,硬著頭皮跟元帥府馬兵破縫衝撞。
交錯瞬間,無數騎矛如捅破薄紙般捅穿甲胄,一具具身體重重跌落馬下,像摔散的破麻袋。
元帥府馬兵的左翼百總叫馮大奎,馬夫出身,最早加入上天猴的農民軍,後來是鑽天峁的高材生,抵達西寧時就已經是禹字營的百總了。
當西寧衛百戶和練兵馬營軍士的選擇擺在麵前,他認為自己的才能不足,選擇了後者。
因為會寫字,被提拔為什長;帶出了一什訓練刻苦的士兵,被提拔做管隊;趕上劉承宗南征抽兵,營中缺少軍官,才終於重新坐回到百總的位子上。
至今已有兩年。
馮大奎衝鋒在前,雙臂持矛將左側錯馬而過的官軍捅穿,右臂前推左臂收縮,倒著將騎矛從敵人身體抽出,第二排遞出的長矛已至眼前,被他用矛尾撥開。
同時倒持長矛用尾攥順著砸在第二名騎兵頭上。
伴著咚地一聲,鋒利的矛尾攥捅穿頭盔,他可能沒殺死這個敵人,因為尾攥把頭盔揭了下來,但這足夠為後麵的士兵提供刺殺時機。
他在心裡對自己說,第二個!
在元帥府的騎兵百總操典中,對百總衝撞敵騎時的要求是殺死三個人,整個百總隊殺死三個人。
因為在他們在訓練中常說,兩百名騎兵對決,隻有六個人能決定勝負。
一百名騎兵隻有三個人是好漢,能在衝鋒中不顧防禦一心取得敵首,餘下七個不過是隻顧保命格擋的隨從。
至於剩下九十個人,都是既沒有膽量也沒有腦子的笨蛋,他們靠旁人勇怯決自家生死。
彆人英勇衝殺,他們也跟著朝屍首紮上兩刀,與有榮焉;彆人怯戰逃遁,他們就不得走脫被碾成肉泥,肝腦塗地。
所以楊耀的理論是,隻需要殺死敢於搏殺的三個對手,就能取得騎兵戰鬥的勝利。
這種不要當笨蛋的邏輯經過長久灌輸,已成為練兵馬營的共識,而敵軍的左翼、中軍統統退避,更加堅定了馬營軍士的認知。
當馮大奎拖著騎矛挎帶衝破兩層騎兵阻隔,麵前豁然開朗,敵騎的後援部隊已經轉向逃遁,左翼、中軍在被追擊中散開陣型,人們爭先恐後向本陣逃逸。
他緩緩馳出二十餘步,收回騎矛向上挺起,向本部軍士下達重新整隊的命令,撥轉馬頭向戰場中間看去。
幾匹無主戰馬在屍首旁發出悲嘶,還有幾匹對舊主毫無留戀的馬兒向四周散逃,更有幾匹傻馬根本不股主人落馬,跟隨敵陣重新集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