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北的驕兵悍將如潮水般退往黃河北岸,當最後一隻牛皮筏子渡過黃河,站在黃河南岸的楊鶴終於鬆了口氣。
動蕩不安的蘭州城,終於在楊老爺兩次孤身入敵營中消弭兵禍,蘭州城重歸太平。
陳年首級,保住了。
隻不過劉承宗這人很煩,回望一片白地的西固城遺址,楊老爺陷入沉思:這劉獅子,怎麼連城磚都帶走了?
因為西固城用的城磚好啊,全是萬曆三年燒製長一尺三寸、寬七寸、厚四寸的大青磚。
大磚的防禦性能優於小磚,小磚一炮打上去就碎了,打碎三五塊上麵的失去支撐也會塌下來,但大磚一炮上去隻會斷掉,仍能提供良好支撐。
單是把西固的城垛打壞,就讓劉獅子的炮兵費了一番力氣,正好西邊也要築城,反正周圍百姓的口糧都給了,不用白不用,就讓大夥忙著把拆下來的好磚運到西邊,裝船讓承運接收。
劉承宗把宋守真留在沙井驛修築東關堡壘群,這裡的五座銳角敵台已經設計好,剩下的隻是監造使命,紅薯和土豆也留給宋守真,讓他順便把這些東西就近種了,等育出新果,再向山上推廣。
除此之外,由兄長劉承祖和李萬慶協守東關到黃河渡口一帶,留下糧草安排戰守策略、招募民夫修城等事務。
劉承宗給兄長的使命不是死守,其實就是賭一場,賭官軍不敢舉兵向西,真要向西,西邊兩個蒙古汗王的問題不解決,他也沒辦法提供太多支援。
所以本質上,劉獅子已經在心裡做好吃啞巴虧的準備,一旦官軍有在蘭州大動乾戈的舉動,劉承祖提早發現、卷了糧食士兵果斷西撤就行。
不跟他們打。
元帥府在這場戰爭中得到的錢糧非常充足,不但能解決口糧匱乏的問題,甚至還有餘力接濟河湟百姓。
如果朝廷這個時候把河湟奪回去,實際上對劉承宗來說是減輕負擔,在西寧以西的元帥府固有地盤,此戰取得糧草足夠讓所有人過上兩年神仙般的日子。
劉承宗沒把承運留在東關,是因為河湟的大局需要有人主持。
西邊傳來的消息還不算壞,虎墩兔把帳房老婆孩子放進海北之後,輕裝上陣的察哈爾能在青海四處亂跑,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但河湟仍有複雜的戰爭收尾工作,朝廷官軍帶來的天花正在河湟蔓延。
劉獅子沿途體察民情、視察各個鄉保百姓糧食的種植情況,順便還找到了天花蔓延的原因——兵器鎧甲。
這是個完整的食物鏈。
官軍戰敗正值天花流行,數以千計的敗兵四散而逃,有些人躲入山中淪為盜匪、有些人散兵遊勇四處劫掠,他們有時能成功劫掠百姓,有時也會被百姓圍獵捕殺,還有人躲入村莊被百姓收留,也有人加入百姓對潰兵的圍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