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賊正文卷第五百零二章鬼兵涼州城的守軍見證了一場農業革命。
涼州本地的守軍,看見元帥軍帶著農具操持農事,看見的熱鬨;而真正跟元帥軍交過手的李鴻嗣,算是內行,能看出元帥府遠征軍的門道兒。
就在幾日之間,元帥軍從最早的鋤頭、人力播種,全麵列裝了三腳耬車的畜力機械播種,隨後更多的耕牛和驢子加入,又增加了六腳耬車,播種效率大大提升。
兩個營從最開始的晝夜交替輪防,三天耕完一片地,變成甘州營淩晨舉火播種,到正午把一片地全部播種,完事直接撤到後方;接替的肅州營直接換個地方營地,從傍晚開始勞作,圍著涼州城瘋狂播種。
涼州軍看著元帥軍在城外乾得熱火朝天,本來還挺高興的,但李鴻嗣認識到這個問題——這些農具都是新造的。
耬車每個腳上都有鐵鏵,用驢子拉的三腳樓車有三個鐵鏵,用耕牛拉的六腳耬車有六個鐵鏵,而洪承疇明明在涼州方圓百裡完成了徹底的堅壁清野,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
耬車所需的木料,肯定是從永昌、山丹等地製造,那些地方有大量軍匠,也備有大量農具,大概率在衛製造,拉到涼州附近組裝,關鍵的問題出在鐵鏵上。
元帥軍在幾天的時間裡,在涼州附近拉出數百架耬車,這意味著他們要短時間內鑄造出數千隻鐵鏵,這些鐵鏵要麼是在劉承宗抵達涼州之前,就已經在甘州等地鑄造——要麼,就是劉承宗在涼州附近開了鐵場。
前者沒什麼好令人的擔憂的,後者則意味著,劉承宗在離涼州城很近的地方,擁有了大規模鑄造鐵器的能力。
作為與元帥府正麵交手過的將領,他早就領教過劉承宗的重火力,深知在鑄造火炮的技術上,明軍跟元帥軍沒有任何壁壘,甚至某種程度上,劉承宗的炮更好。
守軍對元帥軍在城下耕種,都抱有樂觀心態,但李鴻嗣唯獨害怕,劉承宗是有備而來,在戰場上鑄造重炮。
他怕對了。
就在蜂尾針和丁國棟兩個營輪番耕種的時間裡,劉承宗在五十裡外的豐樂堡建立了一座鑄炮廠,並開了三條物料輸送路線。
最遠的一條線,是從山丹的龍首山鐵廠把鐵料、銅料送抵前線,再由劉承宗在豐樂堡率匠人督造重型火炮。
設計火炮對劉承宗來說是一項陌生的工作,但他手邊實在沒有掌握模數的人才了,即使派人詢問河湟的師成我也來不及。
因為師成我掌握的模數,一是早年在三原由王徵教授的千斤炮模數,二來就是在山西跟高迎祥一同算數實驗出來的獅子炮模數。
對於超過千斤的重型火炮,就算是師成我的人在這,也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比例合適,隻能通過計算、實驗來拿出成果,這對劉承宗來說,太慢了。
因此他決定親自上陣,拉出一門千斤炮進行測量,拿到了一門炮的全部模數。
這項工作並不難,劉承宗身邊有嚴格按照模數鑄造的青銅炮,一經測量,他發現這玩意非常嚴謹,各部位俱有比例,最重要的是口徑。
依靠口徑,就能把炮身各部位比例反推出來。
炮口外徑厚度,是兩倍口徑,炮身最厚的火門與藥室外側,則是三倍口徑,藥室到炮尾的厚度與口徑相等,炮身的整體長度則是口徑的十八倍。
也正是這次親自測量火炮模數,讓劉承宗發現,元帥府列裝的大小兩種火炮,倍徑比作為野戰炮其實有點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