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得正常打過一仗,讓士兵見著賞錢,把心定了,才能說正常指揮。
正當劉承宗心裡想著戰後對參戰士兵賞賜問題,目光看著山下戰場,就看見北邊山道的塘騎交替退來,隨後山下背插黃色靠旗的傳令兵便向上山跑來。
傳令兵很快抵達山頂,拜倒報告道:“大帥,東路磨盤嶺被三百敵軍攻陷,西路滾子溝、大小冰溝亦有敵軍行跡,塘兵不能抵擋。”
劉承宗緩緩頷首,返身進了老君廟。
在老君廟正殿老子塑像前的供桌前,幾名虎賁營的軍官正對照輿圖推演己方兵力進軍情況,劉承宗上前道:“東路磨盤嶺、西路滾子溝、大小冰溝,叫敵軍奪了。”
很快,軍官們就標明三條山道的位置,劉承宗看了看,轉頭對傳令兵道:“告訴馬千總,集中塘兵,務必遲滯大小冰溝、磨盤嶺的敵軍,放開滾子溝的敵軍;將情報告知馮將軍,準備接敵,儘快殲滅滾子溝的敵軍。”
這遭遇敵軍的一嶺三溝都在古浪峽主道路附近,元帥軍的張天琳與魏遷兒兩路大營進軍路線要遠得多,四路敵軍同時突破,會給馮瓤帶來很大壓力。
因為西路突破方向是柳條河,東路則會從山地直接突破到古浪堡。
這確實是劉獅子所沒料到的情況,他事先想到了明軍會從邊路山道突破,但是照他的想法,明軍應該會集結兵力從一路突破。
這是明軍慣用戰法,兵分五哨,包抄合圍。
但兵分四路的包抄合圍,就有點突破劉承宗的想象力了。
實際上是五路。
劉承宗走出老君廟,看見山下香林寺的攻堅已接近尾聲,香林寺附近所有據點已被拔除,甘肅二營的兵力已推進至香林寺正麵,涼亭上的火炮也正在下山。
攻陷香林寺,隻是時間問題。
就在這時,鐵櫃山上響起元帥軍號炮,數支起火發出尖嘯衝天而起。
劉承宗循聲望去,南邊山坡與河穀相連的農田上,此起彼伏的號角聲裡,一支明軍大隊列出鬆散陣線,從鬆林邊緣向北快速行來。
一個千總部,列出的陣型是標準的陣中有陣,整個千總部是一個分散的整體,分左右兩把總司,兩個把總司之下的五個百總大隊以前二後三的隊形排列,整個軍陣形成凹麵。
像一隻螃蟹,揮舞著兩隻大鉗子向香林寺奔來。
明軍的援兵比劉承宗想象中來得快,但他並不驚慌,恰恰相反,看見這支援軍的第一時間,他就露出了凶狠又欣慰的複雜笑容。
戰爭期間,軍隊調動就是指揮官表達戰爭意誌最直接的方式。
這支援軍,在這個時間,抵達這塊戰場,就是敵將清楚地表達出一個意誌:大明在甘肅還有敢戰的軍隊,你的所向披靡,到香林寺為止。
劉承宗本能地向南方河穀儘頭望去,明軍駐紮於古浪河的主將應該就在那,而他認為這員敵將表現出的膽氣,應該是老熟人曹文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