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不設宰相,自然就沒有作為中樞官署的中書省,因此拆了中書省的架子,分為通政司和六科給事中。
通政司主要職權為運轉公文,同時發送邸報也是它的職權之一,公文分為題本和奏本,通常以官署名義發送的公文叫題本,一式兩份,一份由通政司送到皇上禦前,另一份送到六科廊坊抄錄,基本上都是公開的。
奏本則是由官員以個人身份直送管門官員,在皇上看奏本之前不會公開。
各地的各府、衛、布政、按察、運鹽、都督府、宣撫司都設置有經曆司,就是專門接送公文的機構。
不過從前元帥府的架子太小,公文都是直接送到案頭上,即使到如今,他們也攏共隻有西寧、康寧、臨洮、甘肅、漠南五個府,公文遞送並沒有那麼複雜,許多該有的部門就沒有設置。
因為他們的人口太少,少到不需要設立行政機構,官員又太多,多到能替代行政職能。
北直隸一個縣就有二十萬人,最多十個官兒,劉獅子治下刨去涼州的甘肅都沒有二十萬人,大小文武官員接近兩千。
但決定官員數目的不是人口,而是地域,越是廣袤的地域,越需要更多乾活兒的人。
劉向禹和楊鼎瑞選出的通政使是林蔚。
林蔚也是獅子營時期追隨劉承宗的老人了,他本是寧夏中衛的秀才,長得好看,被選為慶王府的鄉君儀賓,又因為罵老丈人,被送到慶王莊子上當莊頭管事,碰上劉獅子劫掠被俘,屬於是腆著臉上趕著從賊。
劉獅子本著人儘其能的原則,到青海就把主持屯田的事交給他了,所以這幾年林蔚一直沒跟著軍隊跑動跑西,始終在新城以西配合劉承祖開墾荒田,工作做得還不錯,給元帥府每年增收七萬餘石糧。
如今借著建立通政司,給他升升官倒也正好合了劉承宗的心意。
林蔚初到蘭州,通政司的屬吏還沒配全,活兒就已經來了:劉承祖那邊從衛拉特派人過來,通報了冬季作戰的戰況與情報。
劉承祖過去的時候,跟周日強在在沿途哈密到烏魯木齊設立了十二站,從哈密到蘭州又有隸屬於元帥府的二十四站,全程三十六站,最快九個晝夜能抵達蘭州。
不過如今下過雪,信使足足花了十六日才送到西寧,從西寧到蘭州又花了一日,劉承宗看到這份信時,已經是從烏魯木齊遞出後的第十八天。
劉承宗算了算時間,劉承祖送信時剛好是過年。
不過這封信是年前劉承祖在戰場上寫的,衛拉特的戰事並沒有巴圖爾琿台吉想象中那麼順利。
儘管巴圖爾琿台吉回到天山北麓,竭儘全力地整軍備戰,想要表現出衛拉特四部沒有在南征中受到太大損失的模樣,但任何虛張聲勢都不能掩蓋其元氣大傷的現實。
衛拉特總共能動員的兵力就幾萬老兵,在劉承宗手裡折了一半,連過去的盟主國師汗都被扣下,因此一到秋季就遭受哈薩克部致命一擊,恰好巴圖爾琿台吉還打算向秋明進攻,直接被哈薩克偷了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