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萬安王被殺,福藩遭遇圍攻,在朝廷引發軒然大波。
影響甚至超過早前屠潼關的傳聞。
正如元帥府那邊韓王的想法,朝中諸臣的看法,也是一樣,萬安王死就死了,無關痛癢。
畢竟萬安王跟天底下大多數藩王一樣,跟崇禎皇帝在血緣關係上非常之遠,他們都是朱棣的後人。
名義上萬安王其實也算皇叔,他是朱棣的九世孫,崇禎是朱棣的十世孫。
他們的關係隻到這兒,崇禎聽說萬安王被殺的消息,就跟大臣們聽說這事的反應一樣這個王爺可真倒黴。
福王不一樣。
他是崇禎親叔,福王有事,說事關國體也不為過。
單是福藩被圍的消息傳至京師,次日上朝,滿朝文武便噤若寒蟬,被嚇得不敢說話。
崇禎本來心裡的無名火正無處發泄呢,看見百官這副樣子,更生氣了。
劉承宗率部東侵,陝西一場決戰,幾乎打出了大明土木堡以來最大的軍事失敗,讓朝堂諸臣對西事不敢有半分言語,崇禎心裡什麼感覺?
他沒感覺。
皇上已經麻木了。
到現在腦子裡還沒轉過來彎,想不明白劉承宗怎麼能把仗打得這麼乾淨。
一般來說,就比如薩爾滸,出塞八萬八千五百五十,損兵四萬八千餘、折將三百餘,屬前所未有之大敗,戰役結束一年半載,遼東都在收攏殘兵敗將。
這是一場正常戰役,結束後仍能回來四萬二千三百六十餘員名。
哪兒有他媽打一場仗,家底子直接敗乾淨的?
劉承宗這倒好,大明動秦、川、寧、湖、雲五省十餘萬官兵,在陝西大作一場,結果戛然而止。
斷斷續續的塘報送過來,他想殺的人杳無音訊,能傳塘報來的又都顯得分外忠誠。
盧象升在湖廣快累死了,攆著各路流賊土寇疲於奔命。
四川總兵侯良柱給朝廷發塘報最積極,南路戰場隻有他能說話了,說什麼朝廷都得信。
在塘報裡他是哐哐乾仗,打得熱火朝天,多次防禦叛軍流寇對四川的進攻,甚至將戰線延伸至漢中一帶,力保四川不失,是大明的南天禦柱。
還真彆說,侯良柱在塘報裡是一句謊話都沒有。
他確實統率兩萬川軍,在川陝交界接連大戰,畢竟陝西的高迎祥、川北的搖天動,哪個又不是叛軍了,咱在塘報上也沒說打的就是劉承宗,對不對?
至於說沒有太多戰果,那是因為漢中發大水,我部駐軍漢南,賊部駐紮漢北,隔水相望力不能及,天之過也。
總之,在四路皆敗的大背景下,侯大將軍扼住叛軍咽喉,不教其一兵一卒侵攻天府!
當然崇禎也談不上完全被蒙蔽,他還有宦官監軍呢,但監軍對侯良柱也是誇讚。
就當時那個情況,劉承宗打仗像鬼一樣,頭天北路大軍還傳信好好的,第二天就四軍易幟,兵勢崩盤;南路白天還大勢在我,當天夜裡就被吃乾抹淨。
軍心動搖之下,川軍差點被嚇得潰散回老家,全靠侯良柱的極高威望,順應軍心,才穩住局勢。
說力保四川不失,也並非空話,如果沒有他,高迎祥高低也是被大水分成兩部,肯定進的了四川。
碩果僅存的大將,崇禎提刀的手不住抽動,卻確確實實殺不了,更生氣了。
至於參將祖大樂,更是精得像猴兒一樣。
他那個營,本來是個遼兵騎營,在遼東就是模範部隊,有一半跟著祖寬投胎去了。
剩下這一半,祖大樂被嚇破膽,躥出戰場,後來一路收攏降軍,兵力比開戰前還多,直逼
六千。
他先跑去跟四川的侯良柱彙合,隨後又一路往東跑,出陝西地界之前一個屁都不敢給朝廷放。
等朝廷收到他的消息,人已經帶著標下官兵流竄到湖廣幫盧象升打仗了。
還真彆說,雖然麵對劉承宗,祖大樂是被祖寬的死狀嚇破了膽,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跑的。
但是在湖廣麵對普通流賊,大樂將軍做回自己,重拳出擊。
李自成剛進湖廣還沒威風多長時間,就被他的遼兵衝翻了,還有鄖陽等地興起的礦徒叛軍,更是被祖大樂攆著滿地打。
經過陝西之敗,祖大樂鎮壓湖廣叛亂可積極了。
就連大將剿賊不願進山的毛病都沒了,可謂是指哪打哪,讓進山就進山,讓過河就過河,火力全開,駕馭兩營官兵拚命玩命得打。
死都不怕。
祖大樂是真不怕。
遼兵一貫仰仗堅甲四蹄,拚殺格鬥,殺旗奴戰白甲,都是一個腦袋兩隻手,死了是沒本事活該。
他就怕祖寬那種死法,長箭三眼銃都還沒放出去,連敵人的身子都沒摸著,幾陣硝煙,一司人馬說沒就沒。
那他媽低賤到底的後金旗奴見了車營,還得遠遠蹲著等楯車送上來,再躲在楯車後麵往上壓。
祖大樂接受不了那種死法。
以至於湖廣方麵的監軍一個勁兒幫祖大樂說好話,正是用人之際啊。
崇禎是一肚子邪火沒處發,他連想處死幾個大臣,都找不著該殺誰!
不過最近朝廷麵對的倒也並非都是壞事。
至少東邊,是有好事兒的。
就比如崇禎皇帝,怒火攻心,差點讓人把楊嗣昌逮過來下獄。
朝中早在今年後金入寇宣大,官員們對楊嗣昌的彈劾就沒停過。
這主要是因為楊麒。
就像當年彈劾王化貞養插漢虎墩兔一樣,大家說楊嗣昌養著楊麒完全是浪費錢糧。
當然了,山西宣大本地的不少官員也在彈劾,說楊麒是個騙子,他被兩萬後金軍堵在歸化城圍得跟孫子一樣,根本沒有什麼十萬蒙古兵。
崇禎皇帝也覺得楊麒膽小如鼠,空握大軍,卻被多爾袞堵在歸化城裡哭爹喊娘,實乃城中廢將。
連帶著讓他覺得劉承宗的用人水平差得很。
如果他是劉承宗,這會大元帥府派出的監察官員已經該到歸化城了,不說把楊麒斬首示眾,也得把這個有辱帥府臉麵的廢將下獄。
斷不會令其仍呆在漠南都督的位置上,欺世盜名。
但楊嗣昌不傻,麵對皇上的責問,當然要為自己辯護。
奏疏寫了好幾封,依次闡明楊麒在邊外的作為、給多爾袞帶來的威脅,這才讓崇禎消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