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三江無語:“是啦,是啦,什麼都是你說曬!”
肥仔嗬嗬笑。
水池裡的他的肥兒子,原本靜靜泡在水裡,現在聽到父親的笑聲以為在逗他,也蹬著小肥腿在附和著嘿嘿笑~
家寶驚喜地叫了起來:“爸爸,你看,弟弟他會遊泳了!”
莫三江微笑道:“是啊,弟弟好厲害,那麼小已經會遊泳了。”
其實將來很多科學家會努力證明:小嬰兒天生就會遊泳。
在地球生命數十億年的演化史詩中,未來有一個饒有趣味,且被眾多科學研究與考古發現所支持的觀點人類是魚類進化而來的。
這一淵源深刻地解釋了為何:新生兒會呈現出某些與遊泳相關的奇特現象。
回溯到數億年前,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那時的魚類在波濤洶湧的水域中發展出了適應水生環境的卓越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變遷,一部分魚類逐漸向陸地進軍,開啟了漫長而艱辛的進化之旅,最終演變成了包括人類在內的陸生脊椎動物。
這種進化曆程在人類的基因和生理本能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當嬰兒呱呱墜地時,他們仿佛帶著遠古祖先的“水生記憶”。
在水中,新生兒能夠本能地做出一些動作,例如短暫地屏住呼吸、輕微地劃動四肢,這些反射性的行為讓人們誤以為他們天生就會遊泳。
但實際上,這隻是一種基於進化殘留的本能反應,與經過係統訓練、真正意義上熟練掌握遊泳技能有著本質區彆。
由於現代人類的生活環境與遠古時期大相徑庭,孩子們出生後大多遠離水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與水的持續接觸和互動。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原始的本能,逐漸被大腦的高級功能所“遺忘”或者說被抑製。若要重新獲得遊泳能力,就必須通過後天耐心的學習與反複的練習,才能在水中暢遊自如,再次喚醒身體深處,那來自遠古魚類祖先的“水生密碼”。
所以,為什麼說越小的孩子學遊泳,越容易學得會。
如今,肥仔的大胖兒子,已經很熟練地在蹬腿遊動了。
肥仔樂嗬嗬道:“他出生的時候天氣剛變暖,我們經常給他泡澡,他其實早就會遊泳了。”
隻是他剛才懶得遊而已,跟他父親一樣,懶得出汁~
嗯,在這個家庭裡,父親肥仔或許有時會顯得有些慵懶隨性,不過好在孩子他有個勤快得,如同不知疲倦的小蜜蜂般的媽媽——枝枝。
此刻的枝枝全身心,投入到努力經營影視公司的事業浪潮之中。
她宛如一顆在黑暗泥土裡,默默沉睡了許久許久的種子,在漫長的等待與堅韌的積蓄後,終於盼來了那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屬於自己的春天翩然而至。
於是,她很珍惜現在的日子和機會。
經過認真和努力,她也開始逐漸嶄露頭角,綻放出絢爛的光彩,將自己此前從未被發掘出的令人驚歎且完全意想不到的商業才能,淋漓儘致地展現了出來。
也不知道是她比較好運,還是肥仔眼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