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鄩與葛從周對峙既久,又無外援,所以將士多有離逃之意,有一副將王彥溫出城投降,看守城牆的士兵也跟著逃走,其他士兵怎麼禁止都無效。
這時,劉鄩派人告訴王彥溫:請副使少將人出,非素遣者請勿帶校
之後又對全城士兵:素遣從副使行者即勿禁,其擅去者族之。
於是沒有人敢逃跑了。劉鄩的這一做法目的,是為了讓葛從周不相信剛剛投降的王彥溫。
這一著果然見效,敵軍見隻有王彥溫等少數幾個人跑來投降,即認為他可能是奸細,所以就把他殺了,兗州的防衛遂得以鞏固。
但由於青州領主王師範不敵朱溫而告降,劉鄩也隻好棄城出降。
朱溫有時也很寬容,至少他對劉鄩是這樣的,劉鄩投降後,朱溫稱讚了他的氣節,而且設酒宴百般安慰他。
朱溫設酒款待,劉鄩卻推托自己酒量,不能多飲。
朱溫即你當初攻取兗州時是何等氣量。
此番安慰之後,劉鄩也就不再自卑了,朱溫叫他做最高將領,他也毫不含糊就去做了。
劉鄩遂以降將的身份,居於諸將之上,諸將來見劉鄩,都要行軍禮,而劉鄩見了也心安理得,自如得很,這也是劉鄩作為一名將軍所具有的一種風度,難怪朱溫因此而更加器重他了。
頭腦清醒,是領兵打仗的將軍所必須具備的良好素質,一個人在某一事情的操作方麵可能很清醒,也可能在某一時期保持其清醒的頭腦,困難的是一生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而劉鄩恰恰是這樣一位頭腦始終清醒的將軍。
劉鄩的這一素質在朱金皇朝與晉王李克用爭奪魏博的戰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魏博六州一向為河期重鎮,當時,隻要兵力稍強的領主,都千方百計地想占據它,朱溫和他的對手李克用,為了爭奪這塊地盤,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爭鬥。
朱溫死後,朱金的兵力已漸漸衰落,難以和晉王李克用抗衡。
劉鄩對這一事態有著清醒的認識,朱金皇朝末帝要他即刻與晉軍交戰,而劉鄩認為時機並不成熟。
末帝又派宦官督戰,但劉鄩仍然要求諸將另謀計策,他對諸將:主上深居宮禁,未曉兵機,與白麵兒共謀,終敗人事。大將出征,君命有所不受,臨機製變,安可預謀。今揣敵人,未可輕動,諸君更籌之。
但諸將並未聽從其言,仍欲與晉軍決戰,結果,朱金皇朝大軍大敗,朱金大軍的失敗,證明了劉鄩對這一事件的看法是正確的。
像劉鄩這樣機智儒雅而且頭腦始終清醒的將軍,在這一個時代是很少見的,但他的結局卻非常悲慘,事情是由劉鄩奉命征討朱友謙而引起的。
當時,河中的朱友謙攻下同州,以其子朱令德為代理領主,並奏請朱金末帝正式授其權利。
末帝大怒,遂令劉鄩前往征討。
劉鄩與朱友謙原為兒女親家,至此,劉鄩派人送信給朱友謙,告以禍福大計,要他歸國投誠,但朱友謙一個多月之後,仍然置之不理。
同去攻打同州的尹皓、段凝一向討厭劉鄩,遂借此誣陷劉鄩,他逗留以養賊。
末帝聽後也覺得是這樣,於是,把劉鄩召回洛陽。
劉鄩返回洛陽後,河南府尹張宗奭按照朝廷的密旨,通迫劉鄩飲毒酒而亡。”
“這便是老家關於劉鄩的一些信息,彼岸,一位能夠善待敵軍將領家饒將軍,其品行應該不會差到那裡去吧!”
“雲啟,你所的信息,是你老家的那一位劉鄩劉大將軍吧,與麵前孤墳之下所埋葬的那一位,結局可完全不一樣啊!”彼岸打開虛擬界麵,輸入劉鄩,了解雲啟老家那一位劉鄩的信息資料。
“相對於那一位的結局,麵前的這一位,應該是幸運兒了,雖然他們都同樣無法做到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戰死於沙場,但此次古城遺跡之行,應該也是為了朱金皇朝國事,又有親人為其送終,應該死而無憾了吧!”
雲啟行老家西方對死者之禮,之後微微一歎,自己的禮儀,太過於另類,既然選擇了尊敬,還是正規符合規則,於是,跪地行叩拜之禮。
“雲啟,他可是你的敵人啊!”彼岸沒有雲啟那麼複雜的感情,對於劉鄩,她無任何想法,即使已經看完了關於雲啟老家那一位生平事跡的簡短介紹,依然如故。
“敵人?算不上,隻是在某一個時間點,身份地位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以信仰之名,各位其主而已。敵人?這一個詞彙,不適合。”禮畢,雲啟並未起身,而是拿出一壺酒,與地上的酒杯碰了一下,自斟自飲。
“有趣的比喻,原來他還不配成為你的敵人啊!”彼岸微微一笑,眼中一道精光一閃而過。
“彼岸,你這不是在為我拉仇恨嘛,不是劉鄩不配,而是我不配,劉鄩心中所裝的,是下,是黎民百姓,而我的誌向太,不過是咫尺之地,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咱這一隻燕雀,還是老老實實做燕雀吧!”
“有趣,燕雀。雲啟,你這隻燕雀,鴻鵠都比不。。。”
“哼!笑話,豎子,既然知曉夫君之命數,為了下蒼生,為何袖手旁觀,選擇最令人不恥之行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