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方麵,這一出戲,我還以為會向後推幾年,或者在火龍珠徹底掌控,擁有正式資格之後,李嗣源他們才會傾情演出,沒想到提前了,不對,應該是多演了一次,是演給我們看的吧!”
雲啟所知的曆史,雖然之前便有河症昭義、橫海、成德等十一領地領主,一同遣使勸進,請李存勖建國稱帝,被李存勖拒絕,溜須拍馬者更是不計其數。
如傳聞,貴州開元寺有一個叫傳真大師的和尚來到晉陽,向李存勖獻出他珍藏40餘年的一塊傳國保玉,上有八個大字:受命於,子孫寶之。
見此寶物,晉王勢力的官員們,興奮不已,於是群臣蜂湧上書,請求李存勖順應人,以紹唐統,在他們看來,如果李存勖當了皇帝,大家都會跟著高升,何樂而不為?
而除了這些官員以外,來湊熱鬨的,還有蜀主王衍和吳主楊溥,他們寫信請李存勖稱帝,但他們心中也有自己的盤算。
李存勖知“民意”不可違,但覺得時間不成熟,於是假意退卻。
當時,宦官張承業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勸李存勖:“李晉與朱金血戰30年,正是為大唐社稷起見,希望大王滅朱金,恢複聖唐之後,尋找唐室後人為帝。雖然如此,但大王功高齊,下人誰不心服?寧受實利,不受虛名,請大王三思。”
李存勖含糊其辭,假意聽不明白,張承業知道李存勖執意要稱帝,大哭一場,重病不起。
但李嗣源他們這些李晉重臣勸李存勖稱帝,卻非這一次鎮州爭奪戰,時間上需要押後一段時間。
既然這一次古城遺跡之戰,不管李嗣源他們是事先計劃好的,還是臨時起意,雲啟相信,時間未到,以李存勖的意思,應該會推遲。
“本王還未完成當年父王臨終前所囑托三支箭,本王如何敢忘?三箭未了,本王必將承晉王之位,不負父恩!”
“晉王英明!”
“晉王英明!”
“晉王英明!”
“三支箭?”彼岸雖然與雲啟一般,料到李存勖會推辭,但未料到借口如此充分,一時忘記何為三支箭。
“史書記載,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蠻族,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誌!
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未完成帝業之時,因病逝世,在去世前便留下了三個遺願,希望李存勖能夠代為完成,這樣他才能瞑目。
李克用認為李存勖應該以社稷為重,便留下三支箭代表三個遺願,鼓勵李存勖完成。
於是在李存勖繼承李克用晉王之位時,便將這三支箭置於廟中並供之。
而這三個願望,一個是打敗李克用的仇人,朱金皇朝創建者朱溫,一個是要擊退蠻族大軍,保障邊界穩定,最後一個是打敗李克用養的白眼狼,原盧龍領地領主劉仁恭。
於是,李存勖在每次在為李克用報仇之時,便會派人前去將一支箭取出,用精致的套子將箭包著並隨身攜帶以示決心,每次打了勝仗,又會將箭送到廟中繼續供著。
而李存勖的軍事能力,加上他的決心,終為父親報了大仇,了了遺願。
星曆913年,李存勖殺了劉仁恭父子;星曆922年,驅除了蠻族大軍;星曆923年,大滅朱溫的朱金皇朝。”
“彼岸,而在這一個世界,如今的時間點,劉仁恭已經成為了曆史,劉仁恭這一支箭,李存勖已經完成。蠻族大軍,剛剛因為鎮州張文禮之事,與蠻族大軍乾了一場,大敗蠻族大軍,算是完成了李克用的第二支箭。而這第三支箭。”
雲啟未繼續下去,他相信彼岸明白自己的意思。
不遠處,因為雲啟在彼岸的配合下,火龍珠已經在李存勖手中,雲啟和姬翼兩方人員又隻關注三千獄,因此,川蜀之國、兩吳、岐國等聖唐一族勢力,都將目標集中在李晉勢力方麵,各方與李晉之間關於火龍珠的爭奪戰,才剛剛開始。
因為雲啟的爆料,李存勖的聖人威壓,讓各方勢力忌憚,不敢輕易出手,於是,在突發事件未尋到解決方案之前,口水戰便成為了消遣時間的最好選擇。
“原來是那三支箭啊!這一個理由,夠充分,姑奶奶也認為現在李晉如川蜀之國一般,立刻稱帝,並不是最佳時機。
火龍珠在手,還未獲得其承認,而且這裡是古城遺跡,非聖唐一族領地,在這裡稱帝,也非最佳選擇,有利用特殊時期,特殊位置,取巧的嫌疑,在你們聖唐一族看來,名不正,言不順,對稱帝之後的民心不利,但按照曆史上對李存勖的評價,李存勖。。。”
“彼岸,你試試與那景進交流交流,通過他之口,應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未等彼岸將話完,明白了彼岸意思的雲啟,慫恿其通過景進,從而改變李存勖的想法。
“雲啟,時間未到,不是嗎?李存勖在未滅亡朱金皇朝之前,享樂之事,暫時屈居第二位,因此,現在的景進,對於李存勖的影響力,應該沒有攻滅朱金皇朝,稱帝之後的那麼大,否則,以稱帝之後李存勖的行事風格,李晉還真不一定能夠打敗朱金皇朝,從而問鼎中原霸主寶座。”
雲啟的行為,對於彼岸無效,對於李存勖的了解,雖然不多,但作為聖唐這一時期的最強者,戰力值最高者,彼岸特意進行了解,知道其一些經曆,對其性格也有一些了解。
聖唐光啟元年正月,李存勖生於晉陽宮,佑五年繼晉國王位,之後經過多年的征戰,北卻蠻族、南擊朱金、東滅桀燕、西服岐秦,一步一步使得晉國逐漸強盛起來,就是死敵,朱金太祖朱溫都不得不感歎“生子當如李亞子”。
同光元年四月在魏州稱帝,國號李火皇朝,並於同年十二月滅朱金,定都洛陽,於成元年死於興教門之變,廟號莊宗,諡號光聖神閔孝皇帝。
李存勖自長相卓爾不群,成年以後英明神武,素以勇猛善戰聞名,又長於謀略,生前統一聖唐半壁江山,開啟後唐中興霸業,和朱金血戰十餘年,大百餘戰,作戰英勇異常,因此,世人論五代諸帝,皆以莊宗武功最盛。
李存勖會打下,卻不懂得治下,寵幸伶人,重用宦官,又吝嗇錢財,不懂撫恤士兵,三年即兵變被殺,失敗之速,亦是罕見。
“唉!可惜了,若是有第四支箭,也許聖唐王朝之後,又是新地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