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珂乘勝東進,攻入西都長安。
李從厚得知諸道軍馬兵敗鳳翔的消息,不禁驚慌失措,在朝堂上對朱弘昭、馮贇等人道:“先帝辭世之時,朕本無意爭奪帝位,都是被諸公所擁立。朕幼年繼位,將朝政委托於諸公,對諸公所定的國家大計無有不準。
這次興兵討伐鳳翔,諸公無不自誇,稱平叛不足為慮。如今事已至此,諸公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扭轉禍局?
如果沒有,朕便西去迎接潞王,以帝位相讓,如仍不免罪責,縱然是死也心甘情願。”
朱弘昭、馮贇惶懼不安,無言相對。
李從厚遣使宣召石敬瑭入朝,想讓他率軍抵禦鳳翔軍東進。
侍衛都指揮使康義誠打算投降李從珂,請求率京中禁軍出征,而馬軍指揮使朱洪實則主張以禁軍堅守洛陽,二人爭執不休,皆稱對方是想趁機造反。
李從厚難辨是非,竟將朱洪實斬首,他傾儘府庫,大肆犒賞禁軍,並許諾平亂後還有重賞。
禁軍軍士卻並不感念皇帝恩德,反而更加驕縱,行軍途中肆無忌憚,揚言要到鳳翔再領一份賞賜。
不久,李從厚又命處死李重吉、李惠明。
李從珂攻破陝州後,傳書慰撫京中百官,稱自己此番入京隻誅朱弘昭、馮贇兩族,讓他們不要憂慮。
而這時,禁軍剛行至新安,便已百十成群,爭相奔向陝州,康義誠到達陝州境內的乾壕時,麾下僅剩幾十人,遂向李從珂請降。
李從厚忙命宦官召朱弘昭入宮,商討對策。
朱弘昭卻以為皇帝是要追究罪責,投井自殺。
京城巡檢安從進早有投降李從珂之意,趁機攻殺馮贇,誅滅其族,而後派人將朱弘昭、馮贇的首級送往李從珂軍中。
李從厚見洛陽已經無法據守,決定放棄洛陽,逃奔魏州,再圖謀複起,他命孟漢瓊先行到魏州安排諸項事宜,並讓親信慕容遷率所部控鶴禁軍把守玄武門,但孟漢瓊一出城門,便單騎奔向陝州,也投降了李從珂。
當夜,李從厚從玄武門逃離洛陽,帶著五十名侍衛逃奔魏州。
慕容遷原本表示會率部隨行,但當李從厚出城後卻關閉城門,派人與李從珂聯絡。
宰相馮道次日上朝,方知李從厚已經出逃。
不久,曹太後命內宮諸司前往乾壕,迎李從珂入京。
李從厚逃奔魏州途中,在衛州城東數裡處遇到了率軍入朝的石敬瑭,他將近日發生的變故,告知石敬瑭,向他詢問興複之策。
石敬瑭托言要與衛州刺史王弘贄商議,將李從厚安置在驛館中。
王弘贄認為李從厚已經沒有複起的希望,石敬瑭便指使牙內指揮使劉知遠引兵入驛,將李從厚的隨從侍衛全部殺死,而後率軍趕赴洛陽。
李從厚被獨自撇在驛館,後又被王弘贄軟禁在州衙中。
同年四月,李從珂進入洛陽,馮道率百官三次上表勸進。
李從珂先以曹太後的名義下詔,將李從厚廢為鄂王,兩日後在李嗣源柩前即位稱帝,他命殿直王弘贄之子王巒前往衛州,鴆殺李從厚。
李從厚不肯喝下鴆酒,被王巒用繩子勒死,年僅二十一歲。
李從珂本姓王,出身鎮州平山民家,自幼喪父,與母親魏氏相依為命,乾寧二年(895年),李嗣源率軍攻取平山,俘虜魏氏母子,並將魏氏納為妾室。
魏氏之子年已十歲,被李嗣源收為養子,取名為李從珂。
李從珂身長七尺有餘,端謹穩重,沉默寡言,而且相貌雄偉,勇猛剛毅,深受李嗣源喜愛,後來,李從珂隨李嗣源南征北討,以驍勇敢戰著稱,頗得晉王李存勖的稱讚。
應順元年(934年),潞王李從珂自鳳翔出發,起兵反叛。
李從珂反後,讓人起草了檄文散發到各地,以清君側除奸臣為名,請求各領主共同出兵攻打京師,殺掉朱弘昭、馮贇等人。
李從厚命王思同領兵來討伐,王思同集結各路兵馬圍攻鳳翔城。
鳳翔城不是重鎮,城低河窄水淺,無法固守,王思同的軍隊和李從珂的相比,占了很大優勢。
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擊下,鳳翔城東、西關的小城先後失守,李從珂的屬下傷亡也很大,再打下去,城池難保。
李從珂站在城頭上,焦急萬分,恨自己沒有早點防備,以致將要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情急之下,李從珂三下五除二,將上身的衣服脫掉,露出身上的一個個傷疤,然後站到了城牆上,大哭著說:“我自小就跟隨先帝出生入死,身經百戰,滿身創傷,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們大家跟著我,這些事都看在眼裡。
現在,朝廷寵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麼罪,要受此懲罰啊!”
在生死關頭,李從珂哭得聲淚俱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許多攻城的軍士動了惻隱之心,轉而支持他,先後勸降曾經的部下羽林軍指揮使楊思權、都指揮使尹暉等攻城將領,並趁機一舉擊敗李從厚派遣的所有軍隊,隨即擁兵東進,兵鋒直指都城洛陽。
一路上,各郡縣無不望風迎降,朝廷派來征討的軍馬,也先後投到了李從珂麾下。
旬月之間,兵至陝州,進逼洛陽,李從厚無兵無將,倉促出逃。
四月三日,李從珂率軍進入洛陽城,宰相馮道率領文武百官勸進,李從珂假意不從。
第二天,太後下詔廢李從厚為鄂王,命李從珂為監國,六日,又立李從珂為帝,他這才登基,做了皇帝,改元清泰。
李從珂打仗勇猛,但治國無能,即位後任用盧文紀等庸才為相,致使國事日益敗壞。
這一時期,李從珂與河東領主石敬瑭的矛盾,也日益尖銳。
李從珂與石敬瑭兩人原本都是李嗣源手下驍將,皆以勇武著稱,彼此存有競爭之心,李從珂即位後,對坐鎮晉陽的石敬瑭愈發猜忌。
清泰二年(935年),李從珂派遣武寧領主張敬達領兵駐屯在代州,牽製並監視石敬瑭。
清泰三年(936年),李從珂又調石敬瑭為天平領主,企圖以此消弱石敬瑭兵權。
石敬瑭素有謀反之意,當然拒絕調任,於是,石敬瑭叛變,同時他還上表指責李從珂即位非法,應立即將皇位讓給李嗣源第四子許王。
李從珂大怒,撕毀奏表,削其官爵,同時派遣張敬達率兵數萬進攻晉陽,並命各鎮聯合討伐。
石敬瑭遣使向蠻族求救,表示願意割地稱臣。
九月,神遼帝國可汗親自率軍五萬增援石敬瑭,但因聯軍各懷鬼胎,致大敗於團柏穀,死傷萬餘人,隨後,石敬瑭與神遼帝國大軍得以順利南下進逼京師洛陽。
此時,李火皇朝兵力還很強,但李從珂誌氣消沉,晝夜飲酒悲歌,不敢領兵出戰,坐等滅亡,各鎮將領見狀,紛紛投降石敬瑭。
清泰三年(936年)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從珂見大勢已去,於是帶著傳國玉璽與曹太後、劉皇後以及兒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而死,李火皇朝遂亡,而那傳國玉璽,亦在此時遺失,不知所蹤。(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