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蓋州、複州、金州四衛治下軍屬勳田都悉數登記造冊了?”熊廷弼轉過身盯向眼前的輿圖,背對著洪承疇開口道。
洪承疇也不氣惱,上前說道:“尊奉陛下先前所頒中旨,首批在遼南四衛劃定的40萬畝軍屬勳田已完成授田造冊,熊經略譴派的近萬餘眾悍卒,會同本官先前所統的萬餘眾遼南新卒,加之在遼左前線激戰期間,本官增募的兩萬餘眾新卒,已完成初定混編,進駐到遼南四衛城鎮守。”
“好,好,好!”
熊廷弼難掩激動道:“有這四萬餘眾混編諸軍鎮守遼南四衛,那麼遼南治下就掀不起任何風浪,刨除掉要授賞的那批悍卒,隻遼南所駐這批軍隊,今後兩載無需撥發軍餉,後續的諸多部署皆能有效推進。”
“沒錯。”
洪承疇心生唏噓道:“倘若在遼東地界上,近400萬畝的軍屬勳田能安穩授田造冊,則今後兩載內,朝廷隻需解決軍糧供應,遼東經略府再自籌一批,那國庫開支便可以減輕很多。”
熊廷弼點點頭表示任何。
有了這400萬畝單獨造冊的軍屬勳田,在今後的兩載間,不僅可以解決軍餉問題,安撫好戍遼各部,還能為遼東增設一筆稅源,更為重要的一點,圍繞遼地滋生的遼將自重問題,也將有針對性的進行破除。
這一招實在太高明了。
針對遼東現存的種種問題和弊政,熊廷弼經略遼東以來,不是沒有想過要怎樣解決,可每每想到這些時就倍感頭疼,根本就是無解的困局。
但是朱由校不僅想好了,且圍繞遼東的後續改革,已然明確好種種部署,乃一環套著一環的組合拳,隻軍屬勳田一項,所授群體必須是軍人,且軍屬勳田不準交易,享受較低田賦丁稅額度,這部分的賦稅征收,暫由遼東經略府統籌征收,這部分的軍屬勳田群體,今後將是戍遼的主力。
“授予軍屬勳田期間,查抄了多少蛀蟲?”
熊廷弼轉身看向洪承疇道。
“遼南所設兵備道職官,遼南諸衛的世襲衛所官,基本上全部被逮。”洪承疇風淡雲輕道:“所查抄的糧食皆已移交到四衛駐地,至於查抄的金銀等物悉數封存,土地多數劃歸到軍屬勳田所轄。”
是個大才啊!!
彆看洪承疇講的那麼輕鬆,但了解遼東治下實況的熊廷弼,卻知曉這期間有多大困難,甚至稍有不慎啊,遼南就可能出現兵亂,可是從遼南治下的軍屬勳田明確推行後,這期間熊廷弼沒有收到一封來自遼南的急遞軍情。
一封都沒有!
“也就是說時下的遼南四衛,已全麵落實暫行軍管製度?”
熊廷弼雙眼微眯道。
“是。”
洪承疇點點頭道:“各衛的逐級軍管已明確劃分,誰出問題誰負責,本官在離開遼南之際,毛文龍他們已全麵接管,眼下遼南在收容流民,維穩遼南秩序,等待著遼東經略府後續軍令。”
“好,好,你做的很好。”
熊廷弼嘴角微微上翹,罕見的露出笑意,伸手對洪承疇道:“遼南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要解決遼左了,這等錯綜複雜且棘手的授田,需要有人主抓才行,要是遼左的諸事能解決好,那遼地的隱患將掃除不少。”
“請熊經略下令吧。”
洪承疇抬手一禮道。
熊廷弼指向眼前輿圖道:“尊奉陛下先前所頒中旨,本官打算在沈陽、遼陽等地,首批劃定100萬畝軍屬勳田,以安置該部分悍卒與新卒,其中還牽扯到援遼客軍,原則就一條,想留在遼東的,皆授予軍屬勳田,不想留在遼東的,後續會發放賞銀,到時遼東將不再有援遼客軍了。”
“陛下看待遼事真真乃一針見血,一個是遼將自重問題,一個是援遼客軍問題,這導致了遼東軍事的混亂,通過授予軍屬勳田,圍繞打贏進犯遼左建虜這一優勢,先行厘清各部戍遼大軍,軍隊能梳理清楚,後續很多事情才好解決。”
“陳策、童仲揆統屬的援遼各部,會協助你來辦好此事,期間誰敢反對,或者敢散布謠言擾亂軍心,一個字,先抓了再說。”
“彥演兄,這可不是好差事,會得罪很多人,甚至待你回京後,麵臨的彈劾和壓力必然很多,?要是有顧慮的話……”
“既然熊經略下令了,那本官照做就是。”
洪承疇卻道:“本官接到的中旨,是協助熊經略維穩遼東。”
洪承疇知道他的角色,就是做遼東既得利益的惡人,這樣,熊廷弼在遼東的跟腳就能穩下來。
他不做,那即便回到京,恐天子都不會再信任他。
而在洪承疇思慮之際,彼時的熊廷弼,心裡卻輕鬆不少,待到遼左的軍屬勳田明確,那洪承疇將隨奉旨援遼的主力赴遼西,以解決遼西的軍屬勳田。
如此落實整個遼東的軍屬勳田,那遼東一邊警惕建虜、蒙韃各部,一邊就能推動衛所轉隸建設衛所新製,為後續全麵鎮壓建虜叛亂,威懾蒙韃各部,謀取府縣新規謀勢。
熊廷弼知道後續挑戰還有很多,官田的重新厘清造冊,民田的重新丈量造冊,遼東馳道的全麵營建,遼東水利的全麵建設,遼東新製的全麵籌建……
有太多太多的謀劃部署,都需要他這位遼東經略抓起來,落實好,眼下不把軍屬勳田做好,那先前頂著巨大壓力,折損數以萬計的健兒,所搶奪回來的時間,將變得毫無意義。
對於朱由校而言,既然選擇信任和倚重熊廷弼,那遼東經略這個位置,熊廷弼至少要再待上五年,如此針對遼東的種種謀劃部署,才能從一始終的有效落實。
這五年不僅是遼東要改變的五年,更是大明軍隊改變的五年,同樣是所定新法蓄勢的五年。
遼東這塊在世人眼裡貧寒的地域,如果可以建設發展起來,那麼大明不僅將多一塊富庶之地,中樞財政將增一項穩定財源,最最重要的一點,這代表著朱由校心中的謀改之路,是能有效在大明推行起來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