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錫廣陵春雨358【父與子】平康坊,李氏大宅。
初夏的夕陽籠罩著這座青煙嫋嫋的庭院,亭台樓閣悉數掩映於昏黃的光芒之中,尊貴氣象一覽無餘。
錦麟堂內,氛圍頗顯凝重。
李道彥望著手中蓋碗裡的參茶,淺淺飲了一小口,旋即將蓋碗遞給肅立在旁的幼孫李公緒。
堂內並無仆人,除了這對祖孫之外,便隻有刑部侍郎李適之端坐下首。
“今日朝會所議諸事,你應該都知道了。”
一片冷寂之中,李道彥緩緩開口,語調略顯疲憊。
今天的朝會規格比較高,李適之雖是李道彥的長子,又有刑部侍郎的官身,依舊沒有資格進入文德殿。按理來說李適之不會這麼快就知道朝會的內容,但是李道彥的語氣很篤定,顯然很了解長子的手腕和能力。
李適之沒有否認,片刻之後輕聲道:“父親,陛下有些著急了。”
十四年來,天子和中樞的關係大抵處於微妙的平衡。
天子在這些年裡大力扶持邊軍,但是基本沒有插手過京軍南北兩衙的將領任免,這是他和江南世族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如今天子先是采納陸沉的建言,讓京軍和邊軍的中下級武將施行調換,又直接對南北兩衙的權力架構進行調整,硬生生分出南衙三分之一的軍權交給陸沉。
雖說因為荊國公韓靈符的出麵,郭從義和王晏等人被迫低頭,但是這不意味著後續便會相安無事。
陸沉能否在南衙站穩腳跟還是次要,關鍵在於從一年前決定北伐開始,到如今天子插手南衙軍權,江南世族幾乎是一直在退讓。
這裡麵有各種各樣複雜的原因糾葛在一起,但其中有一點極其重要且不容忽視,那便是李道彥身為江南世族在朝堂上的領頭人,沒有強硬地反對天子的決定,反而再三地選擇退讓。
不止是今天。
平靜安寧的表象下,一些情緒正在醞釀。
去年河洛大捷傳回京城,蕭望之被加封國公、陸沉被封為國侯,李道彥在朝堂上公開表達對二人以及邊軍的讚賞,將一場潛在的朝爭強行壓下去。
當時很多人在朝會結束後迫不及待地趕來宰相府邸,說明他們並沒有對李道彥的表態生出怨望,隻是有些淡淡的擔憂,想要弄清楚這位老相爺的真實想法。
然而今日朝會結束後,包括吏部尚書寧元福和兵部尚書丁會在內的大人們,並未立刻趕來李府求教。
或許他們也知道今天李道彥的表態是迫於無奈,畢竟荊國公韓靈符乃是軍中碩果僅存的老一輩,他積攢大半輩子的香火情一旦擺出來,郭從義等人必須得低一次頭。
更遑論李道彥和韓靈符也有很深的交情,對方擺明要在臨死前替天子撐一次,李道彥又能如何?
但是也有一種可能,因為過去兩年裡李道彥再三選擇讓權給天子,導致江南世族的各大勢力代表不再絕對信任這位老相爺,至少不會像以前那樣唯命是從。
此刻的錦麟堂內,當李適之說完那句話後,父子二人不由得再度陷入長時間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