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切實證據,但是可以推測斷定,女真人、八大晉商、大同鎮總兵—薑鑲、東林黨人、中原流寇……在暗中製造流言蜚語中傷我的,必是其中之一!”
“用流言蜚語中傷人,這種手段真是又卑鄙、又惡毒、又無恥,蛟郎一定要小心應對,快些平息此事才是啊!”
“嗬嗬,玉姐放心吧,我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肯定能化險為夷、平安無事的!”
“哦,是何應對之策,真能化險為夷嗎?”
“當然可以了……來,坐好了,讓我摸摸咱們的孩子……咦,他在裡麵亂踢呢,真有勁兒……哈哈!”
秦鋒沒有說出自己的應對之策,並借著摸孩子的機會,將話題岔開了。
為何如此呢?
隻因秦鋒想出來的應對之策,更卑鄙、更惡毒、更無恥……若是說出來的話,肯定會嚇到心地善良的晉玉娘,進而影響到肚子裡的孩子,故而還是不說為好!
………
很快的,時間來到了中午。
楚夢溪、葉青竹一起動手,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還搬來一壇子好酒,為秦鋒接風洗塵!
用過午飯之後,身子沉重的晉玉娘有些疲憊了,不斷的打哈欠,秦鋒立刻起身,小心翼翼的將其攙回寢室中休息。
待晉玉娘睡著之後,命幾名侍女、老媽子守在門口,小心侍候著,秦鋒則離開寢室,前往書房,而後坐在一張太師椅上,雙目微閉、開始編故事。
沒錯,就是編故事,而且是情節曲折、內容精彩的曆史故事!
第一個故事:靖難之役末期,燕王—朱棣親率大軍攻克南京、殺入皇宮……皇宮中燃起了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可能死於火中。
事實上,建文帝—朱允文沒有死,而是在一群忠心耿耿的近臣、內侍、錦衣衛的保護下,喬裝改扮,偷偷逃出了南京城,而後幾經周轉,逃到了山西地區,並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山村中定居下來。
為了安全起見,朱允文隱姓埋名,改叫範仁潢,而後一麵躲在小山村中,娶妻生子、延續血脈,一麵聯絡舊部、等待機會,想要奪回江山!
奈何永樂、洪熙、宣德三朝皆是明君,將天下治理的如同鐵打的一般,朱允文根本找不到起兵的機會,最後壽命耗儘、鬱鬱而終!
臨終之前,叮囑同樣改姓範的子孫們,繼續等待時機,一定要將江山奪回來。
子孫們牢記叮囑,繼續等待時機,同時投身商海,大量的賺取錢財、囤積糧草,為日後起兵做準備。
……
兩百多年過去了,建文帝—朱允文的子孫們,成為了山西地區最富有的商人,便是大名鼎鼎的介休—範家,位列八大晉商之首!
其餘七大晉商,還有大同鎮總兵官—薑鑲,都是建文帝的舊部的後代子孫,而且一直忠心耿耿,準備和範家一同起兵、奪回江山!
為了奪回江山,範家還做了兩件事情:
一是挑選精明強乾的家族子弟,改換名姓之後,投靠中原流寇,跟著一起殺官造反、攻城掠地,為的是趁機拉起一支人馬、搶占一塊地盤!
二是暗中聯絡已經失勢的東林黨人,一起推翻現在的大明朝廷,殺掉崇禎皇帝,事成之後,由東林黨人繼續執政……麵對這一提議,東林黨人並未拒絕!
………………
第二個故事:大明天啟六年,努爾哈赤親率七萬大軍,攻打遼東重鎮—寧遠城,試圖將其一舉拿下,而後進逼山海關,威脅大明京師。
不想事與願違,一場激戰下來,努爾哈赤非但沒能攻克寧遠城,還被明軍的紅衣大炮擊中、身負重傷,隻能無奈退兵。
幾個月之後,重傷的努爾哈赤快不行了,過一番深思熟慮,決定將大汗之位傳給最喜歡、最聰明的第十四子—多爾袞,並親筆寫下了傳位詔書,同時命人召多爾袞前來相見。
不想這件事情,被四大貝勒當中的皇太極知道了。
皇太極立刻聯絡了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位貝勒,四人一番密謀之後,悄悄調動兵馬,包圍了努爾哈赤的臨時住所,將其心腹人全部調走,同時隔絕了內外通信。
幾天以後,未能等來愛子的努爾哈赤帶著無限不甘撒手人寰了。
得知父親已死,皇太極立刻搜出了傳位詔書,將其偷偷銷毀掉,接著逼迫大福晉—阿巴亥殉葬,除掉了這個知情人……最後將本該屬於多爾袞的汗位據為己有!
……………
為何要編造這樣兩個荒誕不羈的故事呢?
因為編造的這兩個故事,便是秦鋒想出來的應對之策!
要知道,被流言蜚語中傷之後,解釋是沒有用的,隻會越解釋越誤會、越抹越黑,最後百口莫辯、下場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