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cener_ip"b/b羅南並不是全靠八卦激發興趣,他還是有學習任務的。
禮祭古字的學習是應有之義,除此以外,他還能有所兼顧——仍是他自己的發現一旦禮祭古字入門,攝取了一定量的專業曆史文本,從中得到的知識,將是宇宙學、天文學最好的輔助教材,沒有之一。
天淵帝國已經是羅南所能接觸到的最高等級的星際文明,但受限於遺傳種的先天感官,以及宇宙觀測技術的限製,麵對深邃無儘的星空、層疊嵌套的位麵以及恍若來自其他宇宙的域外倒影,也不可能做到儘察儘知。
更不用說,還要研究它們各自對應的結構、運動和演化過程,考究它們複雜的相互作用……
對遺傳種來講,不管他們建立了多麼精密的理論體係,獲得多少觀測結果,進行了多少佐證實驗,大尺度上的時空,仍然是以遠超出他們認識速度的進程,快速演化。
往者不可諫,來者亦不可追。
到了一定文明層次,這便是個很絕望的場麵。而這種時候,專門描述、模擬古神視角的禮祭古字文本記錄,就是最好的參照。
來自古神層麵的認識,就算經過幾輪明顯的降維,仍然是對宇宙時空的最高級直觀體驗——大部分情況下,那並不是明確的知識,但按圖索驥的話,往往又會有驚人的發現。
且不說宇宙時空演化這種終極問題,單論天文學方向羅南在完全沒有直觀經驗,也沒有太多觀測資料的情況下,從一見到“宇宙文明星域全圖(天淵版)”就發懵的低能兒,漸漸學會了辨識星區、檢索星辰、尋找位麵、乃至於分析判斷重大天文事件……至少有點兒發燒友的水準了,堪稱進步神速。
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利用禮祭古字組構的“觀想時空”,獲得了相當程度的“類直觀體驗”。
以至於他觀看星圖,莫名就有幾分親切之感。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
地球在哪裡……並不明確。
它就沒有記載於天淵帝國的星圖之上,至少在羅南目前查閱的版本中,並沒有找到明確對應的點位。
找不到地球也罷了,便是銀河係、本星係群、室女座超星係團……等一連串地球天文學概念,在這版本的星圖之上,也找不到特彆明顯的對應。
出現這種問題,有可能是觀測和計算方式不同、參數不一,使同樣的客觀實體,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麵貌。
但也有一種可能天淵文明和地球,互相處於對方的可觀測距離之外。
不是不可能,在天淵帝國所在的星域,曆史上各個遺傳種高等文明采取“星門隨機跳躍”和超空間航行相結合的方式,在廣袤星海中,發現並開發了大量的“孤島星係”。
這些“孤島”彼此並不直接相連,鑒於“星門跳躍”初始階段的極大不確定性,它們中間往往間隔了令人瞠目的遙遠距離,在漫長時光中,才慢慢發展、聯成一體,形成了廣闊的核心文明星域。
但直到天淵帝國的時代,還有三成以上的孤島星係,散落在宇宙的各個角落,通過、也隻能通過極大代價改造修建的“固化星門”穿梭往來。
有資料顯示,“星門”兩端的最遠記錄,來自於一處孤島星係“遠暉”,它和天淵帝國中央星區的‘固-42’星門直連,兩端距離是
1292……億光年。
一個巨大到荒誕的數字。
地球文明目前可觀測宇宙的直徑,也才930億光年。
當然,宇宙本就荒誕。
這還是不知多少年前的記錄,隨著宇宙快速膨脹,這個記錄理論上還會被持續刷新——前提是遠暉星係那座勉強固化下來的不穩定星門,不會因為過高的維護費用被砍掉。
所以說,在“巨大到荒誕的宇宙”中,非要去給一個不確定的事實標注刻度,很可能是無意義的。
羅南隻能暫時用最通俗的方式去理解。
按照地球的定義,就當是天淵帝國所在星域,已經遠遠超出了本超星係團的範圍,來自於另一個巨大的宇宙結構或類結構區域,需要跨越巨大的宇宙空洞,百億光年以上的距離。
甚至,還沒有進入各自的光錐之內。
但那又怎樣?
也許天淵帝國處在地球人的可觀測距離之外,並隨著快速膨脹的宇宙加速遠去;也許那些天淵文明記錄的古早曆史,正在地球某個天文望遠鏡的鏡頭中,按照它們既定的命運發生著……
這些標明距離刻度的嘗試,都不如一個確鑿無疑的現實
本來完全獨立的兩處時空,以一種超常規的、超光速的方式發生了聯係。來自遙遠時空之外的信息,以遠遠超越光速的“渠道”投射到這裡,就算沒有“日輪絕獄”那種一看就非常極端的場景事件,也足以證明,它已經對地球本地時空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
“日輪絕獄”反而讓這種不可測的影響具現化了。
羅南注視著虛擬工作區,沒有動手操作,瑩光界麵卻漸漸轉暗,區彆於身外的夜色,而是宇宙空間式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