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馭風少年》就成了那隻豬,攜金熊之威在98年初的電影圈,殺的片甲不留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兩個月的時間,電影在全國主要城市內砍下了超過100萬的票房。
以其不到60萬的製作成本,以及不超過100萬的宣發費用,完成了逆襲!
而這段時間董熹也沒閒著,跟隨著發行團隊圍繞著大半個華國轉了一圈。
所到之處,歡呼聲不絕於耳!
董熹因其充滿辨識度的形象,成為了《馭風少年》團隊最受歡迎的存在。
終於擁有那麼一丟丟明星導演的派頭。
比起挑剔的影視學院學生,普通觀眾對《馭風少年》明顯更加的喜歡。
在學生們眼中的缺點,比如說情節過於的直白,沒有扣人心弦的轉折。
但在觀眾的眼裡,就是能看懂的劇情!
彆懷疑,這年頭的文藝片,對於觀眾來講並不是那麼的友好,或者說從來就沒有友好過。
雲裡霧裡的劇情彆說觀眾看不懂,有時候導演自己也是憑著感覺拍的。
真要讓他說點什麼?
抱歉,我是藝術家!解釋?那是掉逼格的事情!
所以,早期的國內影片完成度足夠高,或者說能夠講好一個故事,就是合格的!
這種簡單直白,還不是悲劇的結尾,其實已經能夠讓觀眾滿意了。
現在的電影還不是後來的快消品,市場雖然逐年萎縮,但是觀眾對於優秀電影的渴望一點也沒變少。
一部好電影能夠讓人反複的觀看,至於怎麼反複看?
自然是買盜版光碟,回家看!
當《馭風少年》的盜版光盤遍布全國的時候,整部電影的潛力也就消耗殆儘。
大城市基本上已經開始下架,節省下來的拷貝將送往三、四線城市。
至於三、四線城市的票房,基本取決於影院老板的良心。
或者說貪心!
這年頭偷票房簡直就是主流,不偷才是傻子!
所以,《馭風少年》最終票房很可能就定格在100萬~1300萬之間。
雖然遠遜於《甲方乙方》,但是作為處女作品來說,已經很成功了!
特彆是在電影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董熹就如同一隻昂首挺胸的大白鵝,叫囂著鑽進了鴨群裡。
對此,影視圈的反應很有趣。
除了京影製片廠派係的導演為他站台助威以外,其他導演基本上都選擇了無視的態度,仿佛圈子裡沒這號人物!
當然,無聲的抵製不過是上不得台麵的手段,真正當紅的導演根本就不懼怕“新人”董熹的衝擊。
老謀子:“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可以看出導演那種想法,雖然稚嫩但是更尤為可貴!”
薑聞:“這部電影一般,不過作為處女作來講,已經算是不錯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樣這麼牛逼!”
陳凱哥:“這電影我沒看過,我最近忙著拍《荊軻刺秦王》,這導演會寫詩嗎?”
馮曉剛:“哈哈,你問我怎麼看?也就那樣唄,沒啥了不起的!”
從這群導演接受采訪的回答,可以看出來董熹現在是被夾在中間。
文藝主流陣容不喜歡他,商業導演也沒把他當自己人。
對此,也有記者屁顛屁顛的跑去找董熹,希望他回應一番。
但是卻找不到人!
此時的董熹已經來到了寶島,參與宣傳《馭風少年》。
順便談談還珠的問題。
因為版權歸屬,《馭風少年》在拿下金熊的同一時刻回在港台地區進行了公映。
當初在柏林的港台記者,旗幟鮮明的分為兩幫打擂台。
港島自然是以誇讚為主,灣灣則是陰陽怪氣的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