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熹怎麼也沒能想到,隻不過摔了一跤的自己,竟然多了一個蒙古名字。
那就是:巴它日。
和他認識的蒙古漢子巴特爾差不多,對方的名字就是勇士,也有英雄的意思。
不過自己這名字,讀法在口音上有些歧義………
“巴它日,你醒了!”
第二天,剛出蒙古包的董熹就被門口蹲著的巴紮黑嚇了一跳。
“哦,小黑啊,你來了。”
“呃,巴它日,你能不叫我小黑嗎”巴紮黑撅起嘴:“聽起來怪怪的,像是我們家養的狗似的。”
“哈哈,我就喊你黑子好了。”董熹笑了笑不以為意:“你以後也彆叫我巴它日了,就喊我大哥吧。”
“我明白了,大哥!”
很顯然,董熹成功的收了一個小弟外加跟屁蟲。
而經過昨晚的搏克之戰,劇組數量眾多的蒙古漢子也對董熹十分尊重。
這裡是草原,強者才能生存。
董熹留給《射雕》劇組的檔期並不多,隻有半個月的時間。
所以現在會抓緊拍攝他的戲份。
此時的化妝間裡,董熹已經換上了傳統的蒙古服飾。
《射雕》劇組在服裝上的頗為考究,十分的符合當時的風土人情。
反而因為太過於真實,讓觀眾吐槽沒有一絲的美感。
實際上,這種古樸典雅的造型,非常的契合整部電視劇的氛圍。
就連灰蒙蒙的畫風都是特意的選擇,不過現在的觀眾有些接受不了。
等到十幾年後,大家回頭再看,就會承認這部劇的用心良苦。
除了服裝外,董熹的造型也是經過特彆的設計,首先就是粘上大胡子,然後再將眉毛畫的粗壯一些。
這麼簡單的捯飭一下,彆說還真像是蒙古族的漢子。
威武雄壯!
蒙古包外已經一片沸騰,劇組不但有大量的蒙古群演,還有數之不儘的駿馬。
在空闊的草原上,製造的聲響那是與眾不同,仿佛將藍藍的天空和綠綠的草地連接在一起。
隨手這麼一拍就是一幅名畫。
董熹在《射雕》的第一場戲就是大場麵,幾百匹騎著馬的漢子,將整個空間賽的滿滿的。
馬匹的嘶吼聲,草原上的風聲,構成一片壯麗的景色。
“董導,您騎馬沒問題嗎”動作指導關心的問道。
意思也很簡單,是讓董熹彆逞能,不行就換替身。
“沒事,早練出來了。”董熹這話到真不是吹牛,拍過幾部古裝劇,騎馬算是基本操作,就和吊威亞一樣。
不過他騎的馬一定是重量級,否則以他的塊頭,如果騎著周訊這種揚州瘦馬,那看起來就會十分的滑稽。
或者說不搭配。
劇組顯然也料到了這點,給董熹準備了一匹大洋馬。
這是一匹安達魯西亞馬,擁有堅毅而秀氣的頭部輪廓,鬃毛長且濃密,呈波浪狀,宛若歐洲古代貴族們的長發。
因其優雅華麗的外形,成為歐洲王室的最愛,也被讚譽為“國王之馬”。
身體的肌肉組織也非常強壯,完全能夠承受著董熹的衝擊。
“漂亮~”董熹撫摸著馬光滑的頸部,嘴裡發出讚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