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同“火烈鳥”這種關注細節的影評人,也有張偉這種從大局角度看待問題的影評人。
張偉,歲,自由撰稿人,長期為魔都的各大報紙供稿,在業內算小有名氣。
他做為第一批被邀請的專業影評人,自然提前做好功課。
包括國外同行對於《壹十三》的評價,以及電影本身的背景故事,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所以當影片中出現“大餅啦啦隊”的時候,其他影評人是笑了出來,可張偉卻微微皺眉。
“這個衣服似乎是……”他敏銳的注意到身為匈奴一方啦啦隊的人,內襯的衣物竟然是漢人的打扮。
和薑聞扮演的右匈奴王那種拙劣的模仿不同,是很明顯的漢族服飾。
“所以說,這群人其實是被俘虜的漢人”張偉暗自的思索:“或者說是投降的漢奸”
這種細節普通觀眾肯定注意不到,但是對影評人解讀整部電影來講,屬於極其重要的因素。
每一個鏡頭都很重要,導演不會將無用的東西放進去,所以往往很多細節之處,表達的正是導演內心真實的想法。
大銀幕上,董熹搭弓射箭,利箭劃破蒼穹,直接擊穿對麵用來提升士氣的牛皮戰鼓。
看著鼓破捶飛,張偉的理解是:此時董熹已經做好玉石俱焚的準備。
而火烈鳥的理解則是:利箭擊穿戰鼓,說明還有一絲突圍的機會。
沙雕影評人的理解:牛皮戰鼓被擊破,說明右匈奴王的牛皮吹破了,他們無法困住董熹等漢家兒郎。
個影評人就有了個哈姆雷特,或許在拍攝技巧上的爭論不大,但對劇情的解讀,那真的是各花入各眼。
當然,如果僅僅讓影評人有時間去思考的電影,在董熹心中可不算數。
好的商業片不說全程無尿點,但至少要以上的時間內,牢牢的抓住觀眾的視線。
《壹十三》的內地版是分鐘,海外版則是分鐘,兩個版本相差分鐘。
電影刪減的的內容,除了因為尺度的關係外,剩下大部分刪減內容都是關於背景的介紹,畢竟老外對華夏的曆史可不了解。
或許在他們眼中,匈奴的曆史遺留問題,需要做出簡單的陳述。
說白了還是代入感,國內觀眾很容易就把匈奴代替成反派,但鬼佬不成。
畢竟他們的祖上也是靠著搶劫發家致富的,很容易代入侵害者的角色,屁股坐歪。
二胡悠揚的旋律響起,配合大銀幕上漫天遍地出現的漢軍援兵。
這一幕在國外,鬼佬隻是覺得爽,但在國內的現場,很多人直接感到哽咽。
這種家國情懷,是文化裡傳承的風骨,是刻在dn裡的血脈。
將士死命守國門,國家則不拋棄不放棄,雙向奔赴才更令人動容。
“十三壯士歸玉門。”
…………
“啪啪啪~”
“咻咻~”
電影結束,掌聲與口哨聲齊鳴。
這其中既有對電影的支持,也有對那段曆史的驕傲。
國人是充滿著家國情懷的,特彆是當國家不斷的變強,更是迫切的需要文化認同。
所以當鬼佬嘴裡說著半生不熟的“你好”,就成為最簡單的財富密碼。
在這種情況下,滿足虛榮心的方式無非就是兩種,由內而外或是浮於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