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銷?”太子感覺自己像是個小學生,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就是向朝廷奏報開支,由朝廷審核後,從各省賬目中,注銷掉相應的數額。”朱楨解釋道
“日常開銷可以按年度奏銷,年初預算,年底決算即可。若有戰事或者大工,亦可隨事奏銷,這樣並不麻煩,便可以掌握各省的實際財政狀況,進而在各省之間酌盈濟虛,移緩就急,保持國家整體財政的平衡。”
“若能奏效,那各省財權也為朝廷掌控,”太子怦然心動道“朝廷能調動的財力,怕是要十倍於眼下!”
“沒錯。”朱楨笑眯眯的問道“大哥覺得,這對父皇的誘惑大嗎?”
“大,太大了。”太子重重點頭道“而且在現有的製度上改進即可,不必推倒重來!父皇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
“那當然。”朱楨笑著點頭。
明朝的財政收入本來是不少的,尤其是隆慶開關以後,天下三分之二的白銀湧入大明,可惜一直無法為中央所用,三大征掏空了國庫後,直接沒錢打建奴。
就是因為沒有一套統一的財政製度,朝廷沒法在各省之間酌盈濟虛,移緩就急。隻能一味的壓榨北方農民,結果被農民起義推翻。
其實朱楨這套奏銷法,就是崇禎末年被逼出來的。這一套如果搞起來,就能建立統一的財政製度,朝廷想用多少,就有多少錢,砸都能砸死野豬皮。
可惜那時候國家機器已經爛透了,這套製度還沒來得及發揮作用,大明就噶了。結果便宜了滿清,讓他們能用極少的人口,統治偌大的中國……
無論如何,建立統一的財政製度,都是國家強盛的必由之路。奏銷法至少比他爹那套近似於無的財政製度,至少先進兩百年,而且不會水土不服。
所以朱楨打著劉伯溫的旗號,向大哥大力推薦。
~~
哥倆又就此聊了很久,直到後宮快關門,太子才依依不舍送他回去。
“日後有空就來多聊聊,等聊透徹了,咱哥倆一起跟父皇稟報。”朱標親熱的拉著他的手道。
“呃,還是大哥自己跟父皇說吧。”朱楨很有自知之明道“我跟父皇犯相,說著說著非挨揍不可,不如大哥自己說。”
“唉,父皇嘴上不說,其實很欣賞你的。”朱標歎口氣,想摸摸他的頭,發現弟弟已經到自己肩膀了,再摸頭已經不合適了。便改為拍了拍他的肩道
“老六,你真是長大了,長進太多了,大哥都迫不及待等你學成出徒了。”
說著他壓低聲音道“父皇準備讓我處理國政,大哥我心裡真沒底啊。若有你幫忙,我心裡就踏實多了。”
“大哥,彆報太大希望,我就是嘴炮。真乾活怕是隻會給你添亂的。”朱楨就很有自知之明。
“沒事,我要學,你也要學嘛。以你的聰明肯定能學會的。”太子信心滿滿道。
p再寫一章。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