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護衛背著皮開肉綻的茹太素進殿。
“罪臣拜見皇上,太子、楚王殿下。”茹太素強撐著要跪地行禮。
“罷了。”朱元璋擺擺手,又親自查看了他的傷勢,還真他麼挺重的。
“唉,真是為君難,為臣不易啊。”朱元璋歎口氣,對茹太素道“咱所以求直言,就是讓你們有啥說啥。文辭太多,便至熒聽啊。你說你,明明五百字就能說清的事兒,乾嘛非要長篇大論?”
頓一下又道“還白挨了一頓廷杖。”
“是,臣知道錯了。”茹太素也一臉悔意道“長篇大論,害人害己啊。”
一旁的朱楨見狀,心說,看來這年代的文官,還沒有以廷杖為榮啊。他記得後世誰要是挨了廷杖,那是轉眼就天下聞名的。
唉,也不知那股壞風氣,是從啥時候開始的。
“從今以後,”朱元璋又嚴肅起來,宣布上諭道“所有的公文奏章,都要言簡意賅。太子讓中書省下個詔書,規定以後建言的格式和字數,所有文武都必須切實執行,違者嚴懲!”
“是,父皇。”太子沉聲應下。
~~
從武英殿出來,太子陪著老六去給母後請安。
太子一邊走,一邊問老六道“方才我聽你跟父皇說,要重開市舶司,還要查清楚市舶收入微薄的原因?”
“是啊。”朱楨點頭道“反正就是先提一嘴,啥時候乾,還得聽大哥的。”
“這件事你要慎重啊。”太子的伸手給他拂去肩膀上的浮灰道“市舶司的事情,我之前關注的不多,隻是聽過一些傳聞。”
“什麼傳聞?”朱楨忙問道。
“當年張士誠就是在江浙一帶割據,而最強大的海商群體就江浙,他們長期支持張士誠,這讓父皇很反感。”太子緩緩道。
“不是說,支持張士誠的,是江浙地主嗎?”朱楨先是不解問道,旋即恍然道“難道是一回事兒?”
“聽說是這個樣兒的。”太子點點頭道“元朝對江南的控製十分薄弱,基本就是各地自治,元朝人隻管收稅的局麵。
“這就造就了一個私利自肥、官商一體的江浙豪紳階層。他們或通過海貿發家後,謀求官位以自保,或在獲得官後,轉而從事海外貿易。然後通過海外貿易發財後,他們又會在江浙購置土地田產。所以說,兩者是一回事兒。”
說著太子擔憂的看著朱楨道“而且船一出海,就脫離了朝廷管轄。長期在海外行船通商,與海盜、倭寇、番邦摩擦衝突,讓這些富可敵國的海商無法無天,行事無所顧忌。你要去跟他們搶飯碗,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我記住了,大哥。”老六重重點頭。
“另外,也不能真讓你白手起家啊。”太子笑道“我給你兩萬貫做本錢。賺了,連本帶利還我,賠了,就賠了吧……”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