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朱老板的規定,偽造寶鈔者,不管主犯還是從犯,以及藏匿知情不報者都處以斬刑,財產全部沒收。
雖然朱老板不會砍他兒子的頭,但一定會砍他們的腦袋的。大家出來當官,不過混口飯吃,犯不著連命都搭上。
“誰說要印寶鈔來著?”楚王這才大喘氣道“咱們不印寶鈔,不就不違法了?”
“可咱印彆的,也沒法當錢花啊。”李亨鬆口氣,隻要不會害死他,恁隨便胡來。
“怎麼沒法當錢花……”朱楨卻淡淡道“隻要咱們賦予它價值,它就可以當錢花。”
“……”三位官員滿臉迷茫。他們沒聽他講過貨幣學,自然聽不懂。
“直說吧,咱們印的是糧食券,你們也可以叫它糧票。”朱楨說著,從桌上拿起一張自己手繪的糧票,遞給三人過目道
“老百姓可以憑此券,兌換票麵數額的糧食……喏,這張上寫著粳米五鬥,就可以換五鬥粳米。你們說,這跟錢有什麼區彆?”
這年代,官員的俸祿、士兵的軍餉,都至少有一半是糧食的形式發放的。在缺少貨幣的民間,更是可以用糧食,直接買到市麵上所有商品。
從來都隻有不收寶鈔的賣家,沒有不收糧食的。
“沒啥區彆……”所以三位官員瞬間就理解了楚王的話,並都覺得這糧票可比寶鈔靠譜多了。
“隻是,去哪裡換糧食呢?”這時,薛知縣問了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然是去衙門了。”便聽楚王殿下緩緩道“讓老百姓去找糧商兌換?他們沒那個信譽啊。”
“啊?”三位官員登時又垮了臉。“殿下啊,我們哪有糧食兌給市民啊?”
“瞎說,府裡縣裡都有預備倉,什麼會沒糧食呢?”楚王笑眯眯道。
“不是殿下,預備倉的糧食,隻能借貸於民,不能白給老百姓啊。”三人忙苦著道“到時戶部盤庫,平不上賬,我們是要掉腦袋的!”
大明的預備倉,類似前朝的常平倉,但也有不同之處。其大體運營模式是,各級地方官府在豐收時出官鈔糴糧貯之以備賑濟,待荒年借貸於民,令其秋收後償還。
朱老板執法森嚴,沒有官員敢跟他馬虎眼。李亨三人寧肯不當這個官,也不能讓人用紙,把儲備倉的糧食換出去。
“那伱們直接借糧食給市民啊!”楚王殿下拉下臉道。
“殿下息怒,按照朝廷規定,從儲備倉借糧,是需要有名下土地作抵押,”李亨忙硬著頭皮解釋道“那些織工船工,大都沒有土地,是以沒有資格借糧的。”
“這是什麼狗屁規定?”楚王滿臉怒意道“明明倉裡都有糧食,卻不讓市民借,難道眼睜睜看他們餓死?就不會變通一下麼?!”
“唉,殿下,卑職等也不想這樣啊。”三人臉皺成苦瓜道“可空印案之後,朝廷上下,誰還敢變通啊?”
“倒也是……”朱楨登時語塞。那些懂變通、有頭腦的官員,已經全都沒了頭腦。剩下人哪還敢再越雷池半步?
“這樣吧,本王以蘇州織染局的名義,向你們借糧如何?”他便又換了個思路道。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