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宮花廳中,彌漫著一股菜市場買菜的氣氛。/br“那麼,本宮就照著這個談了?”太子看著宋濂問道。/br“這……”宋濂一臉便秘狀道:“那三項改革,也都遺患無窮啊。”/br“總不能把三項改革都推翻了吧?”太子苦笑問道:“那就不是妥協,而是讓父皇無條件投降了。老師覺得有可能嗎?”/br“沒可能。”宋濂頹然搖頭道:“誰也做不到。”/br“是的,本宮就是把母後搬出來,也不可能讓父皇無條件投降的。”太子歎氣道:“所以該妥協還是得妥協。”/br“是啊。”宋濂無奈點頭,滿心的苦澀。“得妥協……”/br“那本宮換一種說法,三項改革和孔孟之事,文官們一共五個訴求,對吧?”太子沉聲道。/br“對。”宋濂頷首。/br“五件事裡,父皇能答應兩件,就很不錯了,對吧?”太子又問道。/br“……”宋濂一陣糾結,但他也知道如果讓皇帝答應三件事,就等於他們三比二,壓過了皇帝。以朱老板從不吃虧的脾氣,定是不能答應的。/br“話雖如此,可孔孟二聖的位份是頭等大事,這就占滿了兩件。豈不是說,三項改革我們隻能捏著鼻子認了?”/br說著他鬱悶的長歎一聲道:“那樣,老夫要被釘上曆史的恥辱柱的。”/br“本宮相信,曆史會給老師一個公正的評價的。”太子安慰他一句,又問道:/br“那可不可以,把孔孟二聖的事情放一放,先阻止改革呢?”/br“斷不能夠。”宋濂不假思索的搖頭道:“我儒教以名為教,首要便是‘正名分’,名分不正,綱常倒錯,罔談其他。”/br“是吧,本宮也是這樣想的。”太子輕歎一聲道:“所以一開始我就說,全力以赴把名分定下來,其餘的事情日後再爭。”/br“日後再爭?”宋濂看著太子,品咂著他的潛台詞。/br太子這個日後,肯定不是指洪武朝,朱老板不變卦就燒高香了,他們還敢出爾反爾?那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了。/br所以這個日後,應該是指的他柄國之後。/br‘這倒也是個辦法……’宋濂沉吟起來,太子可是全村人的希望。士林就指著他當皇帝之後,能一掃洪武朝的晦氣呢。/br隻是誰知道洪武皇上還能活多久,要是來個十幾二十年,那可要了親命。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br“殿下,不是老朽不識好歹,”宋濂長歎一聲道:“而是教育、科舉、官製都是國之大事,改革個十年八年,就難以回頭了。實在等不起啊……”/br“我知道,所以本宮說徐徐圖之。”太子點點頭,提醒他道:“老師彆忘了,父皇還一件事情沒答應咱們呢。”/br“是。”宋濂糾結的點點頭。/br“我若讓父皇答應三件事,他老人家隻會認為我不跟他一心,怕是一件事都不會答應的。”太子拉下臉來,沉聲道:/br“所以本宮能做的,隻有幫你們儘力爭取兩件事。再多的隻能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了。”/br宋濂從太子身上感到了強大的威壓,這才猛然意識到,麵前的朱標再也不是對自己言聽計從的乖學生,而是心誌堅定的一國儲君了。/br要是再把太子得罪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了,兩件大事都沒人幫。/br他趕緊肅容拱手道:“多謝殿下,殿下能幫忙扳回兩件大事,就已經極好了。老朽不能再得寸進尺讓殿下為難了。”/br“讓本宮為難不要緊,隻是有些事過猶不及,本宮也力有不逮啊。”太子歎了口氣,端起飯碗,扒口飯道:“先生快用膳吧,不然都涼了。”/br“哎。”宋濂強笑著拿起筷子,夾一筷子香氣濃鬱的香椿炒蛋,送到口中卻味同嚼蠟,一點滋味都吃不出。/br這回是真的了。/br~~/br晚膳後,師徒二人吃了半盞茶,宋濂便以天色太晚,不便打攪,謝絕了太子留宿,告辭離開。/br太子知道他還要連夜跟那幫大儒商量對策,便也沒有強留,將宋濂送到春和宮門口,看著他上了車才轉回。/br宋濂的長孫宋慎,見狀與有榮焉道:“太子爺對爺爺真是發自內心的尊敬。”/br“唉……”卻聽宋濂長長一歎,難掩失望道:“也隻剩尊敬了。”/br“……”宋慎嗔目結舌,一句話不敢多說。/br馬車離開春和宮,繞著皇城根轉了半圈,來到西安門二條巷,這裡是當年皇帝給宋濂的賜宅,方便他每日入宮侍講。/br戴良、蘇伯衡和胡翰三人也在這裡,焦急的等待他的消息。這座不大的三進院落,儼然成了天下儒教的指揮核心。/br聽到馬車進院的聲音,胡翰三人趕忙從屋裡迎出來,劈頭就問道:/br“太子爺怎麼說?”/br“肯幫忙嗎?”/br“……”宋濂苦笑一聲道:“進屋再說。”/br進屋後,他便將今晚與太子的談話原原本本講給胡翰三人,三人聽完都是一臉便秘狀。/br乍一聽感覺談的很成功,可一尋思,實際的一點沒談成。/br弄得他們都不知是喜是憂了,麵麵相覷了好一陣,戴良方幽幽道:“我怎麼感覺,太史公被太子爺拿捏了呢?”/br“是啊,與士林切身相關的三項改革,全都答應了。”蘇伯衡鬱悶道:“這往後的日子,還怎麼過呀?”/br“彆這麼說,至少孔孟二聖的問題解決了,還是可喜的。”怕老宋臉上掛不住,胡翰趕忙打圓場道。/br“唉,我能怎麼辦?”宋濂像吃了大便味的菊花腦,滿臉的愁苦道:“放著二聖的問題不解決,先顧切身的利益?我自己這關都過不了,更不用說士林風評了。”/br頓一下他又歎息道:“再說,太子爺是君,我是臣,我隻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沒法逼他乾不想乾的事。太子覺得五件事幫我們爭回兩件來,就已經足以交代了。我又有什麼辦法?”/br“要是說多了,惹惱了太子,連二聖的問題都沒得解決了。”宋濂說到後麵,漸漸理直氣壯起來,就像二聖的問題是他給解決的一樣。/br“你們也不能光指望老夫啊,老夫就這麼點能量。伱們還想要更多,就得自己想辦法了。”/br“那我們還能指望誰?”三人無助的問道。/br這時宋慎進來輕聲道:“爺爺,胡相來了。”/br(本章完)/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