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百官明明沒有參與胡惟庸謀反,但老賊偏要拿到他們參與的口供。可愁壞了老四和老六。
兩人隻能依靠錦衣衛過往收集的罪證,先給抓來的大員定上個貪汙受賄之類確鑿的罪名。
這倒不用栽贓陷害,能當這麼大官的,哪怕再潔身自好,以洪武朝的嚴苛標準,都夠剝皮揎草。
然後,再拿徐鐸、塗節這樣曾對胡惟庸徇私枉法的開刀,逼迫他們當汙點證人,招供彆的大員跟胡惟庸私相授受,狼狽為奸的罪狀。
但這種事大都是道聽途說,有的甚至為了自保還胡亂攀咬,口供互相矛盾,完全經不起推敲。
三天期限轉眼就到,老四老六被老頭子逼的沒法子,也顧不上那麼多了,隻好給他們統一口供,以免萬一泄露出去,鬨出大笑話。
“我可算知道,冤獄是怎麼鑄成的了。”老六看著經過羅貫中重新修改潤色的口供,無語至極道:
“要是最後真按這口供來判,咱哥倆馬上就堪比周興來俊臣了。”
“那是兩隻什麼鳥?也配跟咱兄弟相提並論?”老四不屑的哼一聲,又笑道:“彆說,你那位羅先生還真是個人才,讓他這麼一捯飭,這口供就跟真的似的。”
“作家嘛,專業編瞎話。”老六笑笑道:“四哥要是喜歡,就把他帶去北平吧。還可以就近催更《三國演義》。”
“好啊……”老四先是高興,旋即又搖頭道:“還是算了吧,天天在我眼前晃悠不寫書,俺怕忍不住砍了他。”
“行吧,那就還是留在我這吧,至少我不追他的文。”老六無所謂的笑笑,將卷宗合上道:“就這麼送給父皇吧。”
“不得先給大哥過目一下嗎?”老四問道。
“還是不要了吧。”老六搖頭道:“這玩意看一看都臟眼睛,你讓大哥看了,不是讓他更為難嗎?”
“也是。”老四點點頭。
太子對父皇大舉抓人本就很不滿意,甚至跟老頭子吵了一架,說這樣隻會鑄造冤獄。但朱老板態度十分堅決,一副要掀起大獄,大開殺戒的架勢。後來爺倆不歡而散,大哥這幾天正生悶氣呢。
所以還是彆再給大哥火上澆油了。
~~
第三天傍晚,哥倆一起進宮呈送卷宗。
朱老板仔細看完,表情很是複雜。
沉吟好一會兒,他才悶聲問道:“真的隻能這樣?”
“是。”朱楨點點頭,也悶聲道:“兒臣和四哥都跟父皇稟報過,參與謀反的人很少,少到如同兒戲。胡惟庸就是存心造成這樣的局麵——因為他很清楚,自己麵對父皇幾乎沒有勝算,所以一切都是在為失敗做打算。”
“倘若僥幸成功……”朱楨遲疑一下,還是實話實說道:“他認為勳貴、文官、士紳都會支持他的,所以到時候再拉攏他們也來得及。”
“你什麼意思?!”朱元璋忽然勃然作色道:“是說那些人都巴不得咱去死?”
老四替老六捏一把汗,趕緊用眼神示意他,彆再繼續撩火了。
老六卻毫不理會,自顧自道:“父皇既然選擇了與百姓共天下,這不是必然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