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好看的,都是安排好了的。”老六興致缺缺搖頭道:“我還不如去看胡相喂蚊子呢。”
“唉,你小子。”老四無奈搖頭道:“那等你補完覺,咱們去看看。”
“啥?他還沒死?”老六震撼道。
“嗯,生命力異常頑強。”老四感歎道:“不過好像也不是什麼好事兒……”
~~
七月初一,胡惟庸的狂笑聲還未斷絕,胡黨案也未審結,大朝會便如期舉行。
為了湊齊上朝的臣工,朱元璋命錦衣衛將牢房裡的文武大臣暫時放出來,戴枷戴鐐的也全都去掉。
兩位殿下還讓人從各位大人家中,取來乾淨官袍給他們換上,讓他們體體麵麵的位列朝班。
遠遠看上去,一個個冠冕堂皇,還挺正常。但要湊近了看,滿朝文武幾乎各個憔悴不堪,不少人還鼻青臉腫,真是要多淒慘有多淒慘。
大臣們站在熟悉的奉天門廣場上,回想著過去幾天在詔獄中的可怕遭遇,不禁生出恍若隔世之感。
一想到下朝後還要再回詔獄,又心慌意亂,萬般不願。那些不願意當托的,不少都開始暗暗後悔,都已經出來賣了,乾嘛還要立牌坊?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那句話說的一點沒錯,隻有失而複得,才會知道珍惜眼前。
要想讓人更加珍惜,那就讓他,再次失去。
五味雜陳中,三聲響鞭響徹奉天門廣場。文武百官山呼海嘯,跪迎洪武大帝。
洪武皇帝在金台帷幄升座後,先是冷冷掃一眼文武百官,能明顯感覺到他們徹底服帖了,這才朝階下的吳太監點點頭。
吳太監便拖長聲調,宣讀上諭曰:
“上諭文武百官曰:朕自臨禦以來十有三年矣,中間圖任大臣、期於輔弼,以臻至治,故立中書省以總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統天下之兵政;禦史台以振朝廷之紀綱。
豈意奸臣竊持國柄,枉法誣賢,操不軌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結於眾舌,朋比逞於群邪,蠹害政治,謀危社稷,譬堤防之將決,烈火之將燃,有滔天燎原之勢,賴神發其奸,皆就殄滅。
朕欲革去中書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製,俾之各司所事。更置五軍都督府,以分領軍衛,如此則權不專於一司,事不留於壅蔽,卿等以為何如?”
百官乖乖伏地聽諭。朝廷掌文武大權的兩大機構,一撤一分,如此炸裂的消息,卻沒有任何人出言反對。
皇上明明可以直接宣旨,卻還把我們從牢裡拎出來,問我們以為何如,他真的,我哭死……
“你們都說說想法吧,暢所欲言,言者無罪。”朱老板一本正經的問他的臣工道:“誰讚成誰反對?”
“臣讚成!”刑部尚書開濟便出班,用自帶低音炮的聲音沉聲道:
“曆朝製度皆取時宜,況創製立法,天子之事。既出聖裁,實為典要!皇上聖明,臣萬分讚成!”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