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堡西二裡外,元軍大營。/br將士們已經收拾的七七八八,隻待元帥一聲令下,即可拔營了。/br這時,斥候卻帶了個明軍回來。/br元軍和土兵一看到明軍那身血跡斑斑的裝束,登時就紅了眼,想要放下手頭的活計,湊過來將他活撕了泄憤。/br那明軍卻夷然無懼,將他們視若無物,昂首挺胸跟著斥候往裡走。/br“都走開,這是信使!”斥候隊長嗬斥下,那些不懷好意的軍士才散去。/br~~/br中軍帳中。/br親兵正將各種地圖、臥具、餐具、茶具之類的元帥用具打包裝箱,咬柱卻滿麵愁容的坐在那裡,一點都沒有要動彈的意思。/br他剛剛狠狠罵了西天卜一頓,還讓人把這個媽寶男關起來冷靜冷靜。這都什麼時候了,還滿腦子光想著救他娘,還是先想著怎麼救他爹吧!/br平章派他來的任務是守住普定堡,結果普定堡丟了,奪也沒奪回來,還折損了上萬人馬。雖然大都是土司兵,但那些政敵在搞他的時候,可不會分那麼清楚。/br他估計,這邊的消息一傳回曲靖,達裡麻一定會震怒的。那幫人再一攛掇,弄不好直接就把自己抓回去法辦了,根本不會再給自己將功折罪的機會。/br唉,怪就怪自己平時太驕傲,仗著是達裡麻的愛將,誰也不放在眼裡,這下出事了,都找不到個幫著說話的。/br正滿腹憂愁間,親兵進來稟報說,斥候帶回來個明軍信使。/br“哦?”咬柱神情懨懨道:“帶他進來。”/br“是。”親兵出去傳令,不一會兒,便帶回個身著製式甲胄的明軍。/br“你是從普定堡來的?”咬柱打量著他盔甲和軍服上的紫黑色血跡。/br“是。”信使點點頭道:“下官乃大明南昌左衛總旗官胡勇,奉我家殿下之命來給將軍送信。”/br“殿下?”咬柱一下子坐起來,目光凜然的盯著胡勇道:“哪位殿下?”/br“自然是當今皇上第六子,楚王加海王殿下!”信使便朗聲道。/br“楚王人沒在貴州?”咬柱震驚道:“而是在普定堡?”/br“將軍才知道嗎?”胡勇也一臉意外道:“我們殿下又沒有隱藏身份,還以為將軍早就知道了呢。”/br“這麼說我這幾天一直是在跟楚王殿下交手?”咬柱神色數變。/br“準確的說,是跟殿下麾下的西平侯。”胡勇知無不言道:“這點小場麵還用不著我們殿下親自動手。”/br咬柱腦瓜子嗡嗡的,根本沒把他最後一句聽進去,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問道:“殿下派你來乾什麼?”/br“送信。”胡勇便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呈給咬柱。/br咬柱從親兵手中接過那封信,撕開信皮,掏出信瓤展讀起來。/br‘將軍見字如晤,你我雖各為其主,然交戰數日,將軍指揮有度,正奇相合,頗有大將之風。然北元氣數已儘,國運已屬大明。將軍固勇,亦於事無補矣。天兵一至,必摧枯拉朽,滅此朝食耳。’/br‘本王有憐才之心,不忍見玉石俱焚。將軍鏖戰至今,已為元廷儘忠,俯仰無愧。何不早日歸附,仍可享高官厚祿,為忠臣良將。本王必具酒以待,與將軍一醉。望將軍三思,本王靜候佳音。’/br最後是龍飛鳳舞的落款——‘朱楨’。/br咬柱看完後,滿臉感動的歎息道:“想不到本帥的知音居然在大明。”/br“我家殿下是出了名的惜才愛才,如今將軍得到我家殿下的賞識,實乃天賜良機,請將軍千萬不要錯過。”胡勇便沉聲道。/br“本帥會好好考慮的,但茲事體大,必須要跟下麵人好好商量一番,敬請稍候。”咬柱說著便吩咐親兵道:“帶這位使者下去好生款待。”/br待胡勇跟著親兵下去,咬柱臉上笑容頓消,一拍桌子道:“趕緊傳令下去,停止拔營,重新安營紮寨!”/br“是!”親兵立即下去傳令。/br不一會兒,帳外就炸了鍋,眾將領紛紛前來求見,詢問到底怎麼回事。/br“讓他們都進來吧。”咬柱沉聲道。/br親兵便將那些蒙古將領還有土司首領放進帳中。/br一進來那幫人就大聲嚷嚷起來:“元帥,恁弄啥嘞?!”/br“怎麼說走又不走了,不興這麼玩人的!”/br“下麵人都要造反了……”/br咬柱也不跟他們計較,待他們吆喝完了才指了指桌上那封信:“伱們先看看這個再說。”/br眾將便擁上前,湊頭看起那封信來。/br看完之後,全都驚呆了。/br“真的假的,楚王在普定堡?”副帥難以置信的抬起頭,看著咬柱。/br“應該是真的。”咬柱點點頭,點點頭道:“之前不是接到消息說,西平侯陪他到了貴州嗎?正是因為有他在,貴州兵才會傾巢而出。他跟著大軍一起到普定堡,也在情理之中。”/br“還真是。”副帥點點頭:“我們不是早就猜測普定堡裡有高人嗎,沒想到竟快高到天上去了。”/br牛乞也恍然大悟:“怪不得水東水西的兵,就跟換了個人似的。原來如此……”/br“那元帥什麼意思?真的歸順嗎?”當雄和木乃問咬柱道。要是咬柱決定歸順,他們是不會反對的。/br“歸順個屁!”副帥卻冷笑道:“要歸順我們當年早就歸順了,還用等到現在?”/br“這老六跟他爹一樣幼稚……”其餘蒙古將領也紛紛切齒道:“朱元璋要滅我們蒙古人的種,我們是死也不會向他們投降的!”/br他們本就是不願意接受明朝統治,才逃到雲南投奔梁王的。尤其是朱老板禁止蒙古人本族結婚,隻能跟漢人通婚之後,大量找不著媳婦的蒙古人,都逃到了雲南來。才讓梁王的勢力發展壯大。/br此時的雲南,是不折不扣的蒙古反明大本營。梁王拒絕歸順大明,也跟這種濃濃的反明氛圍有直接關係,他要是敢投降,估計第二天就會被憤怒的蒙古同胞扔到滇池裡去了。/br幾個土司首領見狀,全都不敢吭聲了。/br有人憤怒的就要撕掉那封信,卻被咬柱攔住道:“慢著,此信本帥有大用。”/br(本章完)/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