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敵國正文卷第一零六四章千屯鎮雲南一出正月,滇東就可以春耕了。
除了禁軍之外,所有轉為駐屯軍的部隊,開赴各地,開始軍屯。
所謂軍屯,是朝廷為了取得軍隊給養或稅糧,由軍隊直接組織經營的一種農業集體耕作製度。相較於普通的民墾,軍團的組織性強,耕地麵積大,朝廷的收益也高於向百姓征收稅糧。
漢朝晁錯曾言:‘令遠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於是拉開了漢家王朝軍屯邊塞,且耕且戰的悠久曆史。
當年漢武帝征服滇國之後,就開始了在雲南屯田。
在元朝占領雲南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蒙古人也學漢人軍隊屯田的辦法,在雲南進行軍民屯田。
朱楨整理梁王留下的賬目得知,元朝在雲南的民屯戶是一萬八千戶,軍屯是八千一百戶,所屯官田、軍田、已業田加起來共計達四十萬畝。
雖然跟朱老板屯田動輒十幾幾十萬頃,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對初來乍到的明軍來說,這四十萬畝官田卻是十分解渴的。
因為雲南雖然地廣人稀,有無窮無儘的土地等待開墾。
那就既來之,則安之吧……
所以明軍想要儘量迅速自給自足,就得把這四十萬畝官田攥在手中,而那些土司土酋也早就對這些珍貴的熟田垂涎欲滴了。
但衛所下頭的各千戶所怎麼分,千戶所下頭的百戶所又怎麼分,可都還沒定下呢。
朱楨又把那些土酋土官叫到省城喝臘八粥,這才讓他們勉強認可了官府對元朝遺產的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