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
國家博物館
徐雲、翁同、盧瀟、顧群青等人在薑成穀的帶領下,走進了這座華夏最高的曆史文化藝術殿堂。
國家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北洋政府籌建的國立曆史博物館籌備處,開館後收藏了華夏現代考古發掘的早期成果,包括了1920年河北巨鹿宋城遺跡及此後中州、晉省、陝省的出土物等等。
1949年10月。
國立曆史博物館更名為國立燕京曆史博物館,隸屬文化部管理。
1958年,著名建築師張開濟主持設計的華夏革命曆史博物館開工,1959年8月落成竣工,成為了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
到了2003年。
華夏曆史博物館和華夏革命博物館正式合並組建成為華夏國家博物館,2011年3月,國家博物館的新館建成開放。
新館的建築高度為42.5米,地上5層,地下2層,展廳48個,建築麵積近20萬平方米,也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麵積最大的博物館。
“徐博士,顧經理,你們看。”
走入北12廳...也就是原複興之路展廳的入口通道後,顧群青便指著周圍的牆體解釋道:
“如諸位所見,目前我們已經在通道周邊加上了不少文物相關的宣傳海豹,整座展館的整體氛圍都已經全部調動起來了。”
“屆時這幾處位置上還會輪流滾動播出一些古文化的宣傳片,此外我們也和首都幾所大學的古風社團也取得了合作意向,到時候他們會在入場區域表演古風演奏或者國風CS之類的節目。”
徐雲和顧群青幾人聞言,都滿意的點了點頭。
國博場館由於收藏著大量珍貴文物的緣故,它的整個改裝以及協調過程都被交給了薑成穀負責,具體的設計圖紙也都是出自工程院之手,華盾生科方麵隻有顧群青在參與一些場地協調的工作。
昨天下午三點半的時候,徐雲收到了薑成穀的消息,對方在電話中告知徐雲展廳已經大體上改裝完畢了,並且還邀請徐雲過來參觀參觀場館。
於是徐雲立馬喊上了顧群青等人,在今天上午準時抵達了國博所在地。
如今這外部一圈逛下來,徐雲確實感覺還算滿意。
譬如薑成穀所指的通道,這是體驗遊客進入現場的主路徑。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條通道是一個場景轉換的中間站:
通道外是高樓林立的現代化都市,通道內則是《永樂大典》的展覽現場。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非常割裂的畫風,正常人很難在短時間內就完成視角的切換,全身心的投入現場的參觀。
這種情況下,這條通道的布置就顯得很重要了。
此時這條通道已經被鋪滿了中國古典元素的海報和塗飾,行進過程中還能見到一些已經擺放好的樂器,到處都是標準的華夏風。
可以預見在開展當天,這裡應該能成為一個小規模的古風表演現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