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位後治理國家的手段一一這點倒是在仁德天皇的百科上
能看到。”
“根據史料記載,仁德天皇在位期間非常重視農業,曾疏通
難波的堀江,築茨田堤,開和珥池,墾殖土地,使海內富庶。"
“但很奇怪的是,在仁德天皇之前,無論是應神天皇還是神
宮皇後,他們治理的倭島不說民不聊生吧,至少天災**不斷,
無論是知識還是工藝都極其原始。”
然而就在應神天皇屁之後,仁德天皇突然跟穿越者附
體似的,又是治理水患又是發展農業,而且施行的都是在當時
看起來非常成熟的、具備體係的程序。”
“因此還是按照咱們的邏輯推理,比起仁德天皇一下子開
竅的可能性一位來自華夏、帶著完整治水農耕體係的君主
的解釋,是不是同樣會更加合理一點?”
眾所周知。
霓虹這地方雖然和華夏閩省粵省不屬於一個經緯度,但長
期以來卻都存在著一個共同點:
他們都是台風特彆喜歡光顧白的倒黴蛋。
因此從古至今,霓虹的水澇災害一直都是個大問題。
譬如當年卑彌呼女王派遣使者覲見曹魏的時候,除了提到
倭國戰亂頻發之外,還多次談到了霓虹的水患。
甚至後世的史學界有一種支持者頗多的看法,認為卑彌呼
女王最早派遣使者來華其實是為了響應燕王公孫淵的號召,而
公孫淵給出的承諾之一就是願意協助卑彌呼治理霓虹洪澇。
隻不過當使者難升米等抵達帶方時,公孫淵已經被司馬懿
推平了基地,於是難升米等人才臨時改為朝拜明帝。
在卑彌呼剩餘的年歲以及應神天皇在位期間,他們有相當
多的時間精力都被水患所困,那時候霓虹治理水患的方式原始
到什麼程度呢?--他們還在用石頭和木頭去無腦堵河流。
到了應神天皇生命的末期,這位天皇甚至將狗弩國的俘虜
當成了人肉沙袋,拿去堵因為台風而發生洪澇的紫川河
在這種情況下。
應神天皇剛隔屁沒幾年,他的繼任者仁德天皇就突然版本
更新了-一仁德天皇先是疏通了堀江,引導河流改道,接著修
築大壩田堤,一下扼製住了霓虹的水災。
霓虹古代最出名的水庫叫做和珥池,工程最大的堤壩叫做
橫野堤,它們雖然遠遠比不上華夏的都江堰,但也算是具備一
定難度的水利工程了。
而這兩個水利工程都是仁德天皇在同一時期完成的,嗯,
這家夥還直接搞起了雙線操作
這是一個非常違背規律的做法,因此後世很多霓虹人也將
仁德天皇看做了霓虹版的王莽,認為這是一位穿越者。
不過更多史學家則認為仁德天皇有可能來自華夏,在《永
樂大典》出世之前,最支持這個看法的證據同樣來自應神天
皇一一仁德天皇叫做大天皇,《古事記》中曾提到他是應
神天皇的第四個兒子。
但根據2002年鐮倉幕府八幡宮遺跡的考古成果顯示,應神
天皇的第四個兒子在曆史上應該是早天了的,因為考古學者們
在神社中發現了疑似應神天皇四子的牌位。
要知道。
霓虹廟宇中的“寺"是供奉佛教中的佛的;"神宮”是供奉各
代天皇的;"神社"用於祭祀先人,如果加上靖國二字則是廁所。
倘若應神天皇第四子真的登上了天皇之位,那麼他應該位
列神宮,而非神社。
譬如比較有名的第26代天皇繼體天皇,他的前輩武烈天皇
沒有留下孩子,於是他被從旁支選上擔任天皇,死後本名便從
神社中除去入了神宮。
“另外仁德天皇還有一個比較異常的地方,那就是他的陵
寢。”
隻見朱祁鎮的左手在空氣中舞動了幾下,張瑩王通麵前很
快出現了一道數據投影:
“仁德天皇陵是霓虹曆史上最大的皇陵,甚至在全球的皇
陵中也能排名第一--畢竟秦始皇陵的外牆已經被毀掉了。”
“這個古墓群占地多達46.4萬平方米,如果當時動員2000
人修建,前後都要十五年才能建成。"
“仁德天皇陵同樣也是一個非常違和的建築,因為上一任
天皇應神天皇的皇陵也就一個墳包大小而已。"
“甚至很多學者堅持認為這個陵墓壓根不是仁德天皇的陵
寢,畢竟霓虹的宮內廳曆來不怎麼靠譜。”
眾所周知。
霓虹曆史上有個時期叫做古墳時代,這個詞聽起來似乎和
玄幻小說裡的帝落時代有那麼一丁點兒類似,但實際上二者天
差地彆--這個時期之所以被冠以古墳之名,乃是因為當時的
統治者瘋狂迷戀上了建墳。
所以大墳在霓虹算是一個很常見的''建築'',有些野外的皇
陵還被當地農民們用於了生活。
如室町時代的守護大名島山基國甚至在安閒天皇陵上修
築了高屋城,織田信長還去攻打過這座城,真墳頭蹦迪
不過由於缺乏足夠的史料,大多數霓虹皇陵的身份都很難
被確認。
江戶與明治時期的統治者主要通過派人詢問當地居民進
行勘探,而現代則是由霓虹的宮內廳進行指定。
但因為曆史局限,有很多宮內廳指定的天皇陵在考古學上
存在關於其真實性的爭議。
在宮內廳指定的天皇陵裡,特彆是天智天皇(公元7世紀)
以前的,幾乎全部被考古學界認為墓主人不明。
隨著考古學的發展,不少宮內廳指定天皇陵都被學界找出
了其他的可信性更大的天皇陵,如雄略天皇陵、欽明天皇陵、
繼體天皇陵、齊明天皇陵、文武天皇陵等等
1872年的時候仁德天皇陵出土了一些金銀器和陶俑,經過
分析大致判斷來自公元四世紀的華夏,於是仁德天皇陵便在這
種情況下被指認給了仁德天皇。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和《永樂大典》到底在不在永陵的爭論
有點類似,你不徹底開啟仁德天皇陵,便永遠無法確定裡頭埋
的到底是仁德天皇、神武天皇還是高文。
…
聽完朱祁鎮提到的這幾個異常點,張瑩的心緒也逐漸平複
了下來。
平心而論。
仁德天皇確實有點不太對勁。
隨後這姑娘轉了轉眼睛,對朱祁鎮問道:
“朱先生,那麼仁德天皇的真實身份到底是誰?”
“唔真實身份啊。"
朱祁鎮摸了摸下巴:
“你聽說過臨海公主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