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司馬光要是早死兩年,那絕對是一位無可指責的君子,道德楷模,可惜他活到了哲宗朝。
現在的司馬光還在家鄉裡砸缸救孩子呢,自然不會有人對國朝的風尚開炮,狄進雖然也覺得插一朵金花有些怪怪的,但值此大喜的日子,也從善如流地戴上,化身大家眼中最靚的崽。
“今科探花郎,非狄三元莫屬了!”
眾人滿麵笑容,齊齊簇擁著他:“上馬!上馬!”
早有一群馬夫牽著良駒,在東華門等待多時,為首則是禁軍牽著的禦馬。
“狀元給騶,自齊始也”,自從真宗朝的狀元蔡齊得了禦馬賞賜後,這種賞賜也成為了習俗,狄進如今就得趙禎賞賜了一匹禦馬,正好遊街時帶了過來。
當然,禦馬也分好壞,國朝又缺少良駒,濫竽充數者多的是,而北宋文官除了身體實在病弱,否則都是騎馬上下朝的,宰執高官往往會被官家賞賜禦馬,那些禦馬才不敢給壞的,否則被宰執遞一個劄子,多少中飽私囊的都要倒黴。
如今也是如此,這匹禦馬肩高四尺八寸,雙目瑩潤,訓練得十分溫順,正是平日裡賞賜給宰相的,普通高官都不見得能輪的上,也就是聽說這位連中三元,官家又格外看重,挑選禦馬的內官不敢怠慢,選了這一匹來。
“好!”
狄進一看也心生喜愛,這可比金花實在多了,翻身上馬,腰背一挺,愈發顯得風儀出眾,格外顯眼。
不僅是禦馬溫順,這些給進士騎的馬,都是特彆挑選,訓練有素,不易受驚嚇的,畢竟大喜的遊街,萬一馬匹受驚,亂了陣形,傷到圍觀的百姓,就實在不美了。
所幸這個年代的士子,大多數還不是文弱的讀書人,往往在書院裡都有騎射的經曆,出身貧寒實在沒騎過馬的,馬夫會在邊上引導甚至直接牽住繩,反正不用擔心出醜。
吉時已至。
三百三十四位進士,整裝待發。
教坊司的樂團到場,鼓樂齊鳴。
今科最耀眼的天團,亮相了!
狄進策馬,走在第一位,第一眼就看到了樊樓。
樊樓如今還不是七十二家正店之首,但位置就在東華門外,所以進士騎馬遊街,赴瓊林宴的這場盛會,它可以說是天然占據著巨大的優勢。
此時樊樓的二樓窗戶就齊齊打開,不知有多少道目光投下來,其中不乏達官貴人的內眷,大族娘子,暈紅著臉,竊竊私語,挑選著合自己心意的夫婿。
前朝李林甫選婿,讓女兒從窗後觀望,被時人譏諷,但現在進士於東華門外戴花遊街,卻是能光明正大地看到長相和儀態,不急著榜下捉婿的各家娘子自是聞風而動。
不少士子感受到了目光,都不自覺地挺直腰背,展現出自己最俊朗的一麵,狄進則十分坦然,他不怕看,反正看了也沒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