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進道:“我朝太後與貴國皇後多有書信,還望蕭伴使將信件帶到!”
劉娥與西夏之主李德明的妻子衛慕氏都有交情,與遼聖宗的皇後蕭菩薩哥更是每每有書信往來,結交了私人友情,而提及這位齊天皇後,蕭匹敵的態度果然有所變化,點了點頭:“一定帶到!”
狄進卻未就這個話題深談,說了這一句,閉上了嘴,一路安靜,到了四方館前。
裡麵的陳設暫且不說,至少這門麵規模,完全不遜於汴京的那座,而蕭匹敵來到正門前,卻鄭重強調了一句:“四方館乃我大遼招待各國使臣所用,今分主院和偏院,請宋使入住主院!”
狄進立刻問道:“主院和偏院各住哪些人?”
蕭匹敵十分流利地道:“主院是為地位平等的各國使臣所設,如南朝使臣、波斯使臣、大食使臣,偏院是給藩屬國家和降附的部落首領居住,如高麗、回鶻、吐蕃、藩屬各部……西夏使臣今在感聖寺中,為其主母行超度大典,此後也會入住偏院!”
潘孝安麵色沉下,這不是變了個法子,又讓西夏使臣住進來了麼?
狄進則點了點頭,沒有多言。
不得不說,遼國的外交圈子,是比宋朝更廣。
高麗、西夏、西州回鶻、河湟吐蕃這種周邊政權,都要與遼建立外交往來,往西還有波斯與大食,大食國王還遣使為王子請婚,遼聖宗起初沒答應,第二年,大食又派遣使者請婚,遼聖宗才以宗室女嫁之。
沒辦法,在唐朝滅亡之後,中原五代十國,戰亂不休,遼雄踞漠北,飛速壯大,以致於西域、西亞和東歐地區,都將契丹作為中國的代表稱謂,東方的火藥和火器傳過去,被稱為“契丹花”“契丹火箭”,後世俄羅斯的語言體係裡,也始終以契丹作為中國的稱呼。
毫無疑問,這是一種特殊時代的外界錯誤理解,契丹根本沒有中原王朝的主要傳承與文化精髓,那些發明也不是他們所有,但發生了就是發生了,一味的否認也無用,相比起連河西走廊都沒能拿回來的宋,遼確實有著更廣闊的外交舞台。
現在對方緊扣這點,將四方館分成主院偏院,比起之前遼帝有感孝心,就顯得合理多了,還展現出泱泱大國的氣度。
狄進如果再計較,讓西夏使臣滾出去,那無禮的反倒變成了自己,同樣也得罪了原本可以住進來的高麗、西州回鶻、河湟吐蕃這幾方使臣。
不過麵對他的淡然反應,蕭匹敵卻是滯了滯,好似背了一大段話,後麵卻根本沒用上的感覺,表情愈發冰冷,大踏步地入了館。
接下來就是設宴接風洗塵了,主位空置,代表著遼主,蕭匹敵代表的遼庭一方,和狄進代表的宋廷一方,入席後麵麵相對。
這本是有利於身份對等的人交談往來,比如館伴使與正使,四方館使與副使,剩下的官吏紛紛對應,大家互相敬酒,觥籌交錯之間,氣氛就起來了。
結果蕭匹敵往席上一坐,冷得好似一座冰山,隻顧著一個人吃肉喝酒,全程都沒有抬一抬酒杯。
狄進同樣慢條斯理地享用著異國風味,兩人這般態度,剩下的人自然更是埋下頭吃喝,一場宴會隻聞舞樂之聲,冷淡無比。
待得筵席結束,到了各自的房間,狄進剛剛飲了一杯茶,就見潘孝安走了進來:“仕林!”
狄進給他倒了一杯茶:“仲禮!稍安勿躁!”
“確實急不得……”
潘孝安之前還有些氣憤,此時倒也平靜下來:“此人不知是裝的,還是真就這般性情,無論哪般,都根本不適合用來接待使臣,遼庭卻故意派他來,還是要為夏蠻子撐腰啊!”
狄進點了點頭:“確是這個道理……”
潘孝安皺眉:“但這個人沉默寡言,倒是不好應對,貿然衝突,反倒顯得我們失了氣度!”
狄進道:“我的法子,是一個字,等!”
潘孝安趕忙道:“等什麼?”
狄進笑了笑:“等我的一位遼國故交,前來拜訪!”
潘孝安想了想,馬上意識到是誰,在遼國的除了那一位沒有彆人了,卻又心頭一奇,對方在汴梁是一個態度,回了遼國應該就是另一個態度了,真的會來麼?
事實證明,那位不僅來了,而且很快。
使節團入四方館僅兩天,就有人通傳:“北院樞密副使蕭遠博來訪!”
狄進放下書卷,起身相迎,到了主院門口,就見那位硬朗老者,笑容略帶一絲苦澀,眼角頗有些不甘不願地走了過來。
那句戲言猶在耳畔,這個秘密,我吃你一輩子!
現在不用一輩子,一年不到,我們又見麵了!
83中文網最新地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