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得想起一件事!
“小娥,天幕是不是提過戚家軍最後的下場似乎不妙?”
劉娥皺著眉頭思索好一會兒。
不確定道:
“似有此說,大意是被拋棄了。”
帝後對視了一眼。
“不會就是在這裡吧?”
……
天幕上。
北靠牡丹峰,西枕蒼光山,東傍大同江。
一座共有大小城門十八座的堅城坐落中間。
城外,一杆白色大旗高高豎立。
上書七個墨字。
『自投旗下者免死』
大旗之下,甲胄俱全的將軍看著城牆上的人影綽綽。
揮了揮手。
身邊的令旗官打著旗語。
一座座大炮推出陣來。
火花點燃。
“嘣”的一聲猛轟!
隨著火光的爆射而出。
攻城開始了。
……
【萬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五,明軍主力進抵平壤城下,李如鬆立刻著手部署攻城。】
【第二天,明軍炮兵先以射程最遠、火力最猛的大將軍炮向城內猛轟。】
【大將軍炮是明朝本土火炮中口徑最大的火炮,炮彈是一枚重達四五斤的大鉛彈和上百枚重四五錢的小鉛彈,所有炮彈加起來足有八斤上下。】
【大炮彈直入敵陣,小炮彈四散飛舞。】
【勢若雷霆,不可阻擋,號稱“一發決血衢三裡,草枯數年”。】
【一顆顆巨大的彈丸瞬間給日軍造成極大的震撼與殺傷。】
……
天幕上。
一陣陣猛烈的狂轟濫炸之後。
戰場上突然安靜下來。
平壤城上灰頭土臉的矮子們探出頭。
他們看到那些大炮被緩緩推進戰陣。
嘰裡咕嚕交談一陣,隨後架起手中鳥銃就要射擊。
下一瞬,大明戰陣再次開啟。
數十輛畫著赤紅猛獸的戰車映入眼簾。
戰車上密密麻麻的箭頭閃著幽光。
引線點燃。
下一瞬,數千支帶著濃煙的火光飛射過來。
“八嘎呀路!”
……
【幾輪重炮轟擊過後,沒等日軍喘口氣,明軍又推出數十輛火戰車。】
【這種戰車每車裝著六個長方形木箱,內有一百六十支火龍箭或者毒火箭。】
【這些火箭落到城中以後,不但會引燃房屋,還會冒出毒煙,聞者無不倒地。】
【緊接著就是第三輪攻擊,大批懷抱著虎蹲炮的炮手。】
【虎蹲炮是戚繼光所創的攻堅利器。】
【兩尺多長的銅鑄炮筒,筒身用七道鐵箍加固,炮口下還架著兩個鐵爪,可以在城牆下仰角發射。】
【作戰時會從炮口中噴發出無數高速運動的鉛子與鐵砂。】
【這一史無前例的狂轟濫炸持續了整整半日,城頭的守軍非死即傷。】
【幾番炮火覆蓋過後,明軍的大隊步兵開始進攻北門。】
【而等明軍進入射程,被欺負了半日的日軍也發起反擊。】
【進攻的明軍一時被火力壓住,動彈不得。】
【就在北城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南城外也出現了一支軍隊,打的是朝鮮軍的旗號。】
……
天幕上。
兩名將領為首。
身後是三千腰挎長刀,手持長盾的精銳。
眾人齊齊直奔城門薄弱之處!
……
【麵對日軍的凶猛抵抗,李如鬆並沒有蠻乾硬攻,而是用了一招瞞天過海之計。】
【這支朝鮮軍就是明軍喬裝改扮,是明軍真正的攻城主力。】
【由駱尚誌和祖承訓率領的戚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