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孩子,七爺出的題並不難,當然如果沒有專習過,想完全答對也難。
內容涵蓋論語、唐詩宋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雖然考校的都是較基礎、淺顯的一些,但對於一個幾歲的孩子來說,已算是非常難了。
趙軒搖了搖頭,如果是自己十歲時,應付此類考試,倒是駕輕就熟,不在話下,
但他不同,自四歲進山,識字就是從古文的模範中學得,與現在接受係統教育的孩子明顯不一樣。
十幾個桌子空空如也,隻剩最後一個,年齡不是最大的,但小臉一臉嚴肅,頗有少年老成之感。
七爺看著他,他也看著七爺,目光看向趙軒時,對他能做裁判似乎還有點隱隱的不服。
“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靈辰。”
孩子的眉頭皺了起來,許久才沮喪的擱筆道:“七爺爺,這一道我不會。”
七爺哈哈大笑,接過孩子的紙張,在紙頭寫上:趙繼昀,又寫了個八字。
看著孩子道:“已屬不易,但切記學為己非為人,不能有輕慢他人之心。”
趙軒心中點頭,七爺對每個孩子都挺用心,而且收了卷子都會囑咐一句,根據孩子性格,所說皆不同,
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因材施教了,不過能聽懂者十中有三,能聽進去的估計一個都沒有嘍。
趙繼昀接過紅包並不高興,而是對著趙軒道:“還請裁判說一下出處?”
七爺大笑道:“人家反過來考你了。”
趙軒也附和的笑了笑,語氣平淡道:“明末西昌程登吉所編幼學瓊林,也是古啟蒙書之一,你七爺爺所說這一句出自卷一歲時篇,
下一句是:‘元日獻君以椒花頌,為祝遐齡;元日飲人以屠蘇酒,可除癘疫。新歲曰王春,去年曰客歲。’
大概是介紹古人新年的一些習俗。”
趙繼昀怔怔的看著他,然後拿著紅包走了,並沒有道謝。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趙軒攔下他,說了這麼一句。
趙繼昀麵上有些茫然,趙軒也明白,這孩子大多都是死記硬背,意思還不能融會。
他看了眼外公道:“您老這考法,書呆子可能不少。”
七爺笑著搖搖頭道:“知行合一,君子不器,以傍己身,孩子是好孩子。”
趙軒也不明白,外公為何將兩詞放在一起,但他沒有再開口的意思。
接下來是少年組,這一組明顯考的更深一些。
少年組之後,就是成年組了,包括大舅和二舅也都參與進來,老頭指了指一個位置,讓趙軒也站過去。
趙軒不想參與啊!
站到位置,外公的麵上浮現促狹的笑容道:
“學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親幸,至今唯學士上日許正坐,他日皆不敢獨坐。故事,堂中設視草台,每草製,則具衣冠據台而坐。
此句出自何處?”
一上來就放大招。
趙俊楠站在趙軒旁邊一角,此刻正伸長脖子看趙軒的答案。
第一題答對的就趙軒和他兩人。
老頭就是在刻意為難,趙軒本以為他們的難度升級,不再考詩詞正常,
應該會從四書五經中抽題,但沒想到老人出了個冷門。
趙軒應該慶幸,老頭直接從四書五經抽一句,讓他弄一篇策論或八股來,那他就真要撓頭了。
七爺念的這一句,是北宋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中的一句,是說宋太宗有一日晚間去翰林學士院的事。